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

ID:46149771

大小:58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1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_第1页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_第2页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_第3页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_第4页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很多学者都研究过有关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如鲍尔斯、柯林斯等。这些研究多是针对教育机会的现实作出的实证研究。科尔曼的研究是有关这一问题的最有代表性的研究。他不仅作了实证的调查,还考察了教育机会问题的历史,提出教育机会问题与公共教育的历史发展相关联的观点。在公共教育诞生之前,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因此不存在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公共教育出现以后,教育成为了公共资源。自此开始有了对教育机会问题的讨论,但主要讨论的是教育机会的合理分化问题。如英国1870年的教育法中提出教育机会问题,认为应给不同阶层提

2、供满足他们需求的教育。为此,提出建立双轨制,即为劳动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子女建立不同的中等教育类型。可见,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现实中所存在着教育机会的差异,但主要是认为要为不同的社会需求建构不同的教育体制。从而赋予了双轨制以合法的地位。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双轨制,我国也是如此。但不同国家关注的教育机会的焦点是不同的。如美国关注的是阶级、种族因素对受教育机会的影响问题。对这一问题,美国最初采取的措施是让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之后,实行的是隔离但平等的政策,即不同群体可以学习不同的内容,进入不同的学校,但教育的选择权是平等的。进一步,人们认识到,教

3、育内部作再多的调整也是不够的,只有校外限制教育选择的因素全部消除或控制,才能达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很多研究都证明了校外因素对教育机会存在着影响。如胡森对学术性学校和综合学校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参与不同课程类型的各阶层学生的比例等,都是与学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长职业相关的。这说明,学校以外的因素的确会影响到学生的教育机会以及教育成就的取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含义:1.每个人都有相等的机会享受最基本的教育——义务教育。(满足最低的教育需求)2.每个人都有相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意愿与能力发展的教育。3.对教育处境不利

4、者(如女性、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等等)给予补偿。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三层含义在落实过程中容易引出新的问题,即反向歧视的问题。如美国某医学院的案例。因此,需要我们在现实中,既对教育处境不利者提供有力的补偿,同时又要注意避免造成新的教育侵害。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1.延长义务教育时间,健全和发展各类大学、专科学校等,以满足学生对教育的不同需求。2.发展特殊教育,实施补偿教育。3.加强对学生社会定向和能力教育,注意职业和升学指导。并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4.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保证各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