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

ID:46167219

大小:8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1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2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3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4页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上传:王岳军更新时间:2012-5-137:36:37纵观近几年“文综”政治科高考的主观性试题,其设问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1•“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如2000年第36题第⑴问:这一过程怎样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15分)2003年第39题第⑴问:2002年夏季,北京等地为缓解当地旱情,采用了许多人工増雨的措施,明显增加了降水。试分析“人工降雨”体现的哲学道理。(8分)2004年第38题(32分)第⑶问:“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10分)2004年第39题(60分)第⑹问:在加快振兴东北老T业基地的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耍扶持”的方针。试说明这一方针的哲学根据。(10分)2•“反映型”“反映型”的设问有上述材料“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等。如2001年第38题第⑶问②:材料四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002年第38题第⑴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洞庭湖区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2分)3."为什么型”“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如2001年第39题第⑴问:为什么说我国经

3、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0分)2000年第37题第⑶问:美国为什么要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2001年笫39题第⑵问: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加强口身建设、始终坚持反腐败?(15分)2001年笫40题第⑸问:2001年1月,中映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进入新世纪,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強农业的基础地位。为什么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何加强?(8分)2002年笫39题第⑸问:如今古城开封焕发了新的背春。旅游业已经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2000年旅游收入已占该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0.9%

4、。分析该市为什么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6分)2004年第39题(60分)第⑸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岀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4.“怎么办型”“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如2000年第37题第⑶问:美国为什么耍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6分)2002年笫38题第⑵问:在上述变化中,政府是怎样履行其管理经济职能的。(9分)2003年第38题第⑴问:根据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日前应如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8分)2003年笫41题第⑷问:依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坚持

5、“依法治国”的。(10分)2004年第39题(60分)第⑸问:结合材料四,根据所学经济常识指岀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10分)5.“意义型”“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如2000年第36题第⑵问:试分析加入毗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15分)2001年笫41题第⑸问: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说明民族独立对这些国家的总义。(8分)2002年笫40题第⑸问: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既是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乂是联结亚欧大陆的新纽带。它加强了我国东西部的联系,也加强了

6、我国同中亚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友好往來。据此请分析亚欧人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14分)2003年第41题第⑶问:1990年至200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37.7%;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镇总人口从1.787亿增加到4.806亿。据测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71■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既新M00亿元,最终带來3360亿元的gdp。今后我国将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56%。结介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说明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9分)2004年笫38题(32分)第⑴问:运用所

7、学经济常识分析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1分)6.“认识型”“认识型”的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某一现象”O如2001年第39题第⑶问:从哲学和度,说明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10分)2003年第38题第⑵问:有些人认为,时代变了,“艰苦奋斗”己经不是当代所提倡的精神。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8分)2003年第39题第⑵问: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气彖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9分)7•“启示型”“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如2002年第38题第⑶问:

8、从围湖造III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12分)二、解题方法探究1•“体现型”的解题方法下面以200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第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