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

ID:46180292

大小:89.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1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_第1页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_第2页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_第3页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_第4页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路得记》的类型重构与文学性溢流论文    摘要:《路得记》是一篇简洁质朴而富有诗意的叙事作品包含着多元的文本意义尽管《路得记》书写文本背后呈现出的口述特点、牧歌风格、历史信息无不使其文类界定屡遭歧见现有文本仍体现了这是一件经过多重书写的精致的文学艺术品此外《路得记》在不同语境的各种译本中解构其“原本”意义的同时重构了读者对其文学性的认识    关键词:《路得记》;《圣经》;外国文学    《路得记》是一篇简洁质朴而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圣经》正典中除《雅歌》之外唯一描写浪漫爱情的一卷书这篇牧歌式隽永的短

2、篇故事所包含的文本意义是多元的随着现代批评理论的兴起文学批评的对象逐渐从文本内部朝文本外部转向《路得记》的研究亦随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它放在整个希伯来文化背景之下从政治、风俗、性别、信仰等角度进行解读从而分析其蕴涵的多元意义然而对于其文学性的解读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的研究都必须落实讨论的文本对象为“文学性”的界定找到一个理论支点    《路得记》现有文本呈现出的口述特点、牧歌风格、历史信息却无不使其文类界定屡遭歧见出现了诸多类型的阐释路径而且《路得记》的文学性研究还关涉翻译文学的文本事实各种译本在解构了

3、其“原本”意义的同时亦重构了读者在各自语境中对其文学性的认识    一、口述传统与“原本”意义    不少学者认为《路得记》现有文本反映出其在成为现在的小说体文本之前很可能曾以口头诗歌的形式存在且相当一部分内容应该很早就在民间传诵较早关注圣经口述传统的是形式批评(FormCriticism)的圣经学者形式批评关注圣经成文之前的口述传统其目的是要发掘书写文本背后口述传统的“类型(genre)”以及传递该口述传统的“生活处境(SitzimLeben)”    形式批评始于德国旧约学者衮克尔(HermannGu

4、nkel公元18621932年)他认为旧约故事原本是许多独立、自足的短篇“传说(saga)”且每个故事都保留着原始、朴素、简洁的口述形式这些简短故事在一定生活处境中口口相传慢慢串连成含有特定主旨、较长较复杂的传说或故事(Sagenkr

5、nze)    为了便于分析衮克尔列举并描述了《旧约》所包含的主要文学类型1913年他又发表了研究《路得记》的长篇论文认为《路得记》属于“短篇小说(novella)”、“充满诗意的传奇故事(poeticpopularsaga)”或是“牧歌(idyll)”[2]90并对《路得

6、记》作为“短篇小说”的文类特点作了分析从而开启了现代西方学界对《路得记》系统的文学性研究    衮克尔认为路得故事的神话原型可从中埃及司生育女神爱西斯(Isis)故事中找到    与衮克尔一样梅尔斯(JacobM.Myers)认为《路得记》可能源自远古生育故事起初以诗体形式口头流传并在犹太人被流放不久形成书面文本    还有学者指出路得故事是希腊伊勒西斯的神秘仪式(EleusinianMysteries)希伯来化的故事呈现有的学者则认为《路得记》是根据迦南女神阿娜特(Anat)的史诗编成的历史故事萨森(J

7、ackM.Sasson)认为这些理论化假说的意图是为了在路得故事中为大卫王营造具有神话及史诗色彩的先祖背景    继形式批评之后肇始于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FormalistCriticism)亦被应用于《路得记》的口述性研究不少形式主义学者依据普洛普(VladimirPropp)的民间故事理论从叙事技巧、结构布局、口语化以及风俗及历史背景各方面来分析《路得记》的民间故事性质    民间故事(folktale)是经过一代代人口头流传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学形式具有独特叙事方式其显著特点就是“口述性”从现有文本

8、看《路得记》的确留有民间故事的诸多痕迹其情节、结构、语句等无不展示了一种“目的是攫住听者而不是读者的技巧”    形式主义学者对圣经口述传统的情有独钟显然是受到现代语言学鼻祖索绪尔的影响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虽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但后者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表现前者;然而“文字的威望”或书写的威望使人们模糊了语言有不依赖于文字的口耳相传的传统    形式主义者将《路得记》界定为民间故事显然是基于《路得记》现有书写文本背后的口述传统    二、家谱书写与文类歧见    萨森赞同路得故事在形成书写文本之前很可能以口

9、头形式在民间流传他采用普洛普的民间故事理论分析后认为《路得记》的故事设计十分符合普洛普“民间故事”的定义和模式可以用阅读民间故事的方式来阅读萨森指出民间故事常常是一个“封闭的形式(closedform)”不会以松散的结尾作为故事结篇他说:“民间故事不会留下任何没有完成讲述的东西它自成一个自足的整体民间故事不必交代历史背景也无需一个使之与确切历史叙述相联系的结尾因此与其他利用(实际上是依靠)历史背景的圣经叙事一样《路得记》可以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