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ID:46265539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_第1页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_第2页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作者:石国锋,王滨单位:无锡市笫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trokeinprogression,SIP)的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冋顾性分析2005—05〜2007—05收治的120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病例,并以同期住院的16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対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糖水平、发热、白细胞增多、糖尿病史和CT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患者的糖尿病史、CT早期梗死征象、发热

2、和H细胞增多的比例较高,血压、血糖和纤维蛋口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多与高血压、糖尿病、近期感染及颅内外大血管狭窄及闭塞有关。【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进展性缺血性卒中(strokeinprogression,SIP)是指在发病1周内经临床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的卒中。其发生率占卒川患者的20%〜40%[1]。因其致残率、病死率均比一般卒屮高,属难治性脑血管病。寻找与其发生有关的早期预测因素和潜在的病理学机制,对于探讨干预措施和及早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木文冋顾性分析了我院近两年來160例

3、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引起缺血性SIP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分析研究。1资料与方法我院近两年住院确诊的缺血性S1P患者120例,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且经1周的正规治疗其病情仍述行性加重,部分患者死亡。其中男66例、女54例,年龄39〜92岁,平均65.0岁。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MRA检查32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患者266例,其屮男145例、女121例,年龄40〜90岁,平均6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入院后及吋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行血、尿、便常规

4、以及生化、胸X线片、CT检查,部分患者MRA检查。2结果2.1高血压SIP患者中,患高血压112例(93.33%),病程5〜32年。初测血压在150〜200mmHg/95〜130mmHg97例(80.83%),其中规则服药32例,脉压差小于30mmHg65例。38例发病后经降压治疗,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对照组高血压165例(62.03%),初测血压在150〜200mmHg/95〜130minHg51例(26.82%),脉压差小于30mmHg26例。两组患高血压病人数、初测血压偏高人数、小于30mmHg脉压差人数比较,差异均有

5、统计学意义(P<O.01)。2.2糖尿病SIP组患糖尿病73例(60.83%),病程5〜22年。正规治疗42例,非正规治疗78例。对照组患糖尿病87例(32.70%),正规治疗38例,非正规治疗2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o2.3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水平SIP组中,血脂和纤维蛋口原水平增高者86例。对照组血脂和纤维蛋口原水平增高者9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o2.4CT早期梗死征象24h内出现的低密度灶、人脑屮动脉髙密度征(hyperdensemiddlecerebralarter

6、y,HMCA)和早期脑水肿;SIP患者CT早期梗死征象42例(35.0%),对照组13例(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0.01)o2.5动脉狭窄SIP组行MRA检查32例,其屮颈内动脉颅内段严重狭窄15例,颅外段闭塞6例,MAC起始部或水平段狭窄1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远端分支显影不良。对照组仅10例行MRA检查,其中2例MCA主干狭窄,余表现为正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l)o2.6发热和白细胞增多体温≥37.5°C定义为发热。S1P组发热82例(68.33

7、%),对照组发热64例(38.55%)。S1P组周围血白细胞>10×109/L(排除感染因素)125例(57.87%),合并感染83例(38.43%),其中肺部感染77例,尿路感染6例;对照组分别为68例(31・48%)、31例(14.35%),其中肺部感染29例,尿路感染2例。两组发热及合并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3讨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与卒中的严重程度和转归不良有关。研究表明,冠心病和糖尿病史、CT早期梗死征彖(局灶性低密度改变和HMCA)和治疗时间延迟是早期进展(24h内)的独立预测因

8、索,而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低和脑水肿为晚发性进展性卒中(2〜7d)的独立预测因素[1]。本研究也提示,糖尿病史、白细胞增多、CT早期梗死征象、发热、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与卒中进展冇关,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存在显苦差异: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史、发热、白细胞增多和CT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