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

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

ID:46287699

大小:256.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_第1页
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_第2页
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外劳资关系实践、理论与启示口江永众1章群2(1.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2.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74)●[摘要】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根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工业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元论、正统多元论、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劳资关系战略选择模型、劳资关系氛围理论等理论。西方劳资关系理论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下劳资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关键词]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氛围理论;新型工业化【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3—1154(20lO)删堋2_

2、m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劳资纠纷日益增加,1995~20106年的12年中,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了13.5倍,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劳动争议集中爆发,例如2008年l~9月,北京市劳动争议部门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2954件,同比增长103.8%0)。正确处理劳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急迫的政治任务(常凯,2006)。国内关于劳资关系的研究文献非常多(例如姚先国等,2009;高放,2010),但是由于劳资关系的实践与理论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因此研究国外劳资关系实践背景与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我国劳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

3、义。一、西方劳资关系实践背景劳资关系发端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之初。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劳资双方的争议、冲突与合作从来没有停止过。1935年美国《瓦格纳法>规定雇员有权加入或成立工会组织,有权进行集体谈判。1965年美国成立了公平就业委员会,制定了《雇佣年龄歧视法》、《公平就业机会法》等。1976年德国《共同决定法》规定2000人以上的企业的监事会必须有50%的工人代表,公营服务部门和5人以上的企业必须成立员工委员会。法国法律规定监事会有三分之一的工人代表。1983年瑞典规定企业必须将20%的利润上交政府,存人中央银行,成立投资基金,用于技术研

4、发,并且规定该基金的使用必须与工会协商。世界各国工会结构和I会覆盖率星现不同的特点。欧洲国家重视工会的参与,一般拥有总工会、行业工会、产业工会、白领工会、公共部门工会等多种形式,而且工会覆盖率较高,政治力量更强。日本只有企业工会,劳资双方的谈判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由于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到来,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之中。世界各国工会力量呈现削弱的趋势。国际劳工组织发现从1970一2003年,五个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会覆盖率均有所下降。其中英国下降了15.6%,日本下降了15.4%,法国下降了13.5%,美国下降了11.1%,德国下降了9.4%。这使得西方

5、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的三方机制的作用有所下降。但是根据2006年全球竞争力排名,瑞士、芬兰、瑞典和丹麦分列第一、二、三、四名,这些北欧国家工会覆盖率高、支持工会发展。这表明北欧国家重视工会的作用,其竞争力也比较强。大量新型工作组织形式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被西方国家企业所采用。美国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订立工作指标合同、利润分成、共同协作决定、在董事会中设立了雇员席位等手段,改善劳资关系。这些管理手段的共同点是管理层与员工的双向沟通、利益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工会的作用。二、劳资关系理论根源英国的大学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了劳资关系理论研究。现代劳资

6、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建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7&ZD024一Z11).(D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相关敷据,贵井来潭:h叩://news.血h啪ct.com/legal/2008—12/30/cont∞L10580462.h廿11。囝管理现代化在三个基本理论基础之上。(一)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性质归因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代表作,其核心内容就在于对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本质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赤裸裸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是一种阶级利益关系。在马克思

7、看来,由于劳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对抗性的阶级利益关系,要改善这种关系,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是必然的和不可调和的,必须改朝换代,以新的制度代替旧制度。只有消灭阶级,才能消灭剥削,劳资冲突将以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而告终,劳资矛盾才会和谐。(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又称为工业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性质归因于工业化进程,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该理论指出经济社会是以成员的功能整合方式进行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进步和秩序,而停滞和冲突仅仅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法国

8、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劳动分工和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暂时现象,而不是资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