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学(上篇)

礼仪学(上篇)

ID:46291495

大小:1.42 MB

页数:86页

时间:2019-11-22

礼仪学(上篇)_第1页
礼仪学(上篇)_第2页
礼仪学(上篇)_第3页
礼仪学(上篇)_第4页
礼仪学(上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礼仪学(上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礼仪学主讲:叶文清YEWENQING001@163.COM上篇礼仪的理论与规律第一章现代礼仪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第三章礼仪的性质第四章礼仪的构成要素第五章礼仪的规律第六章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原则第一章现代礼仪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什么是礼和仪第二节什么是礼仪第三节礼仪学的研究对象《林肯传》中有这样一件事:一天,林肯总统与一位南方的绅士乘坐马车外出,途遇一老年黑人深深地向他鞠躬。林肯点头微笑并也摘帽还礼。同行的绅士问道:“为什么你要向黑鬼摘帽?”林肯回答说:“因为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可见林肯深受美国人民的热爱是有其原因的。1982年美国举行民意测验,要求人们在美国历届的

2、40位总统中挑选一位“最佳总统”时,名列前茅的就是林肯。林肯向老年黑人脱帽致礼说明了什么?我不愿意在礼貌上不如任何人案例人无礼,无以立。——孔子礼仪学(包括现代礼仪学)的核心概念是礼的概念,其它基本概念还有仪、礼仪以及礼貌、礼节等。第一节什么是礼和仪“礼仪”是一个合成词,它是由“礼”与“仪”两个词组成。一、什么是“礼”?“礼”的概念,古今意义有区别,也可作为广义与狭义的不同理解。1.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1)典章制度2)礼节仪式3)道德规范现在礼仪论著常提到的“三礼”,即《十三经》中的《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著作。《周礼》--基本指典章制度,它是专谈古代

3、政治制度的书;《仪礼》--指礼节仪式,它是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的各种礼节仪式的典籍;《礼记》--它是关于“礼”的论文集,内容庞杂,涉及礼制的内容、礼制产生和变迁的历史等许多方面,它比较接近广义的“礼”的概念。2.我国现代的“礼”的概念《辞海》(1)敬神;(2)有敬意或隆重的仪式;(3)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4)礼物;(5)古书名;(6)姓。现代汉语词典(1)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3)礼物。3)中国礼仪大辞典礼指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客观历史传统而形成的,以确立、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价

4、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典章制度、行为方式。二、“仪”的概念1.法度、准则。2.典范、表率。3.形式、仪式。4.容貌、风度。5.礼物。第二节什么是礼仪礼是礼仪学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礼仪就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礼仪古代“礼仪”一词,早在《诗经》和《礼记》中就已经出现了。但两者的意义并不完全一样。现代有关“礼仪”的解释1)行礼之仪式。2)礼节和仪式。3)礼节和仪式、风俗或传统的变种,历史地形成和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4)礼在社会生活中之程式化或名物化体现,主要指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规范的交往方式、行为方式、社会活动、典礼程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器物、标志、服饰、

5、象征等。5)礼节和仪式,是社会、道德、风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6)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7)人们在共同生活和长期交往中不知不觉约定俗成的规定。8)“礼”的表现方式,“礼”的具体化结果。9)交往的规范。10)向宾客表示尊重和敬意的方式。礼仪的内涵与外延内涵:指出礼仪是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的规范、准则、方式、形式或程序,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结果,具有指导和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外延:指出礼仪还包括礼节、礼数、礼貌、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综合起来即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礼

6、仪的概念。英语中的“礼仪”概念英语单词:“ETIQUETTE”表示礼仪,源自法语。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新英汉词典》对这一词的解释:①礼节,礼仪;②【总称】(同业间的)规矩、成规、格式。礼仪的概念礼仪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合礼的要求,维护礼的精神,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方式和活动形式的总和。其具体体现的形式有:礼节、礼数、礼貌、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二、“礼”、“仪”、“礼仪”的区别它们是三个各自独立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仪”与“礼仪”的区别:P142.“礼”与“礼仪”的区别:P153.“礼”与“仪”的区别:P15三、礼貌、礼节与礼仪的关系礼貌—

7、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如讲礼貌,有礼貌;礼节—指表示尊敬、祝福、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鸣礼炮等。礼貌、礼节都是礼仪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礼仪与礼貌、礼节之间,是逻辑上类与分子、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若视礼仪为一个系统,则礼貌和礼节是其的两个子系统。在表述时可用礼仪指代礼貌和礼节;但礼貌和礼节却不能指代礼仪。第三节礼仪学的研究对象一、礼仪学的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1.礼仪学的理论探讨(上篇)1)礼仪学研究对象的探讨;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