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初探

生命教育初探

ID:46310908

大小:167.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11-22

生命教育初探_第1页
生命教育初探_第2页
生命教育初探_第3页
生命教育初探_第4页
生命教育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教育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命教育初探吴增强研究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生命教育初探生命教育的时代背景生命教育的理论框架生命教育的实施一、生命教育的时代背景对现行教育的反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型社会的儿童青少年成长状况对现行教育的反思教育脱离了生命的本原功利主义的教育,使生命的意义失落,人成了科技社会的工具教育不仅要使人成材,更要成“人”升学主义的压力教育脱离儿童的生活世界培养解题高手,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绝对主义的客观知识,儿童的大脑是容器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这些东西的价值被认为多半要取决于遥远的未来。儿童所必须做这些事情,是为了他将来要做某些

2、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只是预备而已。结果是,它们并不成为儿童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杜威杜威对教育的批判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在学校里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动的思想教育!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不能理解某些词语时,就不要让这些词语从他们嘴里说出来!请不要把那些高尚的、神圣的语言变成一钱不值的破烂。——苏霍姆林斯基“知心”信箱的学生留言尊敬的老师:您是不是以为自己很成功,在您的规定下,下课的时候我们静静地读书,轻轻地说话,悄悄地做事。每天还得做功课似地完成这些知心留言。可您知道吗?我并不喜欢在课间读书,我希望在课间唱歌,我需要的是自由地宣泄;我更不

3、喜欢天天留言,因为有时候我根本无话可写,只能无中生有。冒昧地问老师一句,您知道我的需要吗?现代教育的意义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泰戈尔生活状况调查睡眠不足8小时的:小学生10%,初中生43%,高中生64.2%精神状态随年级升高而下

4、降自由安排的时间不多家庭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精神状态自由安排的时间家庭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生存技能调查交通安全意识随年级增加而削弱自我保护技能缺乏“对于异性朋友和同学的性要求”,选择无奈接受的:初中生为32.7%,高中生为25.1%应对危机技能缺乏“当出现殴打、敲诈等事件时“,20.8%的四年级学生,29.5%的五年级学生和21.9%的初中生选择服从和听从.交通安全意识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生命认知调查性健康知识比较缺乏“青春期身体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回答正确率:初中生14%,高中生为12.7%“爱滋病传播渠道有哪些?”回答正确率:初中生69.7%,高中生67.9%

5、人生价值观选择:”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小学生:健康、安全、成就初中生:名望、美貌、安全高中生;财产、贞操、权力生命观比较模糊17.2%初中生和31.1%的高中生相信生死轮回生死观你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吗?生命情感与态度调查对生病的看法59.1%的初中生33.3%的高中生选择”很倒霉”61.1%的初中生38%的高中生选择”上苍的惩罚”67.0%的初中生30.3%的高中生选择”前世没有修好”对弱者的态度对弱者的态度国内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国内青少年自杀计划的发生率不同年级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情况年级自杀意念认真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小五年级18.169.804.870.8

6、6初预年级19.7712.794.622.5初一23.6915.676.051.13初二23.4415.045.381.35高一31.8820.827.771.55高二37.9321.558.45.88二、生命教育的理论构架一个宗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生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两大历史渊源与启迪西方历史追寻、中国历史追寻三种和谐关系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四大主题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情感与关怀、生命价值生命教育的概念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古希腊生命教育思想萌芽古希腊智者创始人

7、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第一个表述了他的看法,“人是万物的尺度”。他们认为,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心灵走向光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身心自然运动的过程,适合儿童好动的天性,他们提出了教育应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在教育目的上,他们强调身心和谐发展,追求体格健壮而又思想敏捷。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提出了情意教育与理性教育和谐并存,重在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教育尊重人的生命的思想萌芽生命哲学与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是从社会历史领域探讨生命哲学。主张“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生

8、命的完整性.他认为,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