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

ID:46322302

大小:6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2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_第4页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心力衰竭患者中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以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为标志,近年来心力衰竭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以前的针对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治疗转变为针对神经内分泌激活机制进行干预。但对有症状的患者而言,洋地黄和利尿剂仍是改善症状、缓解循环充血的一线药物。2001年/建议,对于所有临床患者和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除非合并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证,均可接受洋地黄治疗[1]。本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对洋地黄在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如下。变力效应即正性肌力作用。这在人和动物单乳头肌的心脏以及正常的心脏均可见到。且存在于心脏的左

2、、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不管是正常心脏还是罹患冠心病的心脏,正性肌力作用均可使心室功能曲线向左上偏移,导致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因而增加[2]。变时效应对于慢性患者,地高辛可以减慢心室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即变时效应。在窦性心律患者,变时效应的机制是由于地高辛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得到改善;同时交感神经激活被抵消。而在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变时效应的机制则源于地高辛导致的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就获得良好的变时效应而言,地高辛和卡维地洛联合优于地高辛或卡维地洛单独使用[3]。外周血管正

3、常个体给予毒毛旋花昔,可以出现动脉和静脉血管收缩,此种效应可长达30。而当缓慢给予地高辛15〜20后,该血管收缩效应消失。和最早的研究表明,时不同种类的强心昔类药物,其效应各不相同[4]。洋地黄类药物能够减轻血管阻力,扩张静脉,降低中心静脉压和心率,增加血流。这种作用是洋地黄所致心输出量增加、压力反射敏感性增强、交感性血管收缩减轻的结果。冠脉循环静脉注射地高辛,对冠脉循环具有扩张作用。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血管收缩可以引起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此种血管收缩可被缓慢静脉注射地高辛15后消除。压力反射洋地黄可使患者钝化的压力反射机

4、制恢复[4]。在血流动力学效应未产生之前,洋地黄即可首先使交感神经活性出现快速、显著的减弱,称之为神经内分泌和血流动力学效应分离。神经激素多项研究表明,在患者应用洋地黄治疗能够减少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并且降低血清醛固酮和血浆肾素活性[2]。【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不能满足组织代谢的需求,或心脏仅在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情况下才能泵血的病理生理状态,包括迅速发生或缓慢进行性心功能受损。随着人群年龄增长,心衰发病率不断增加,而且当患者出现心衰症状和体征时,大部分病

5、人已属终末期,存活率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强心、利尿、、B-受体阻滞剂和抗醛固酮药等联合用药是基本观点。虽然应用药物可缓解症状,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即使应用最佳的药物治疗,仍不能改变心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及改善。近20年来,心脏移植无疑是治疗心衰的金标准,但是,供体缺乏和排斥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目前已有两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上市:一种是,一种是X。在短期的预试验中,显示出剂量相关的射血分数的提高、左室容量的降低和临床状态的改善,然而,在一项大型试验中因其没有疗效被终止,目前正在评价其他抑制细胞因子的疗

6、效;心脏“包裹”疗法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奥斯汀归国医学中心的医疗小组率先通过外科手术用网兜将终末期心衰病人的心脏进行包裹,以防止心脏进一步扩张和衰竭,其疗效有待证实;基因疗法虽已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但仍是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1];心脏同步化起搏治疗虽可明显降低心衰患者的住院率,但并不能明显延长病人的寿命[2]o血滤及血透在治疗顽固性心衰方面已经历了25年,但在某些心衰患者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去除诱因,在充分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仍不能改善心功能者。虽然近几年心衰的治疗方法在不断的改进,特别是非药

7、物治疗,但是,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预后很差,其长期的心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仍然很高。顽固性心衰更是如此。据统计,约有半数心衰患者5年内死亡。顽固性心衰患者的1年死亡率高达90%〜100%o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需要根据其伴随的疾病、心功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等。如条件允许,可测定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分级高,显著降低,持续升高,伴随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预后不良[3]。当然,在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时应注意个体化。目前,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方向是开发更多的神经激素细胞因子抑制剂,如内皮素拮抗剂、中

8、性钠肽酶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a抑制剂及血管升压素2受体拮抗剂等。然而临床试验结果并不乐观,初步结果显示:选择性或非选择性的内皮素拮抗剂和肿瘤坏死因子-a受体融合蛋白,短期应用可使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长期应用却使患者的死亡率增加[4]。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