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

ID:46332698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_第1页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_第2页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_第3页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_第4页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_第5页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_第6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文献综述摘要: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一部分重要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旨在梳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提出展望。关键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研究;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75-02一、国外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Sheldon,1894—1951)于1924年提出,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国家不断得到理论化,针对中小企业成功的最为典型的案例

2、是意大利的“企业社会责任一一社会承诺”(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SocialCommitment,CSR-SC)项目。国外的研究多从产品供应链、规模等角度研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相对完善具体,对我国的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是国外企业产业发展趋于成熟,而我国产业正处于新兴时期,将理论成果照搬应用于我国显然是不合适的。HeleddJenkins(2009)将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的社会机会成本,认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小型企业将面临不可避免的挑战,利用民间组织积极的心态和品质,是中小企业将社会责任内部化的关键。EsbenRahbekPedersen(2

3、009)对丹麦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小的企业在供应链中会遇到社会责任问题,建议从媒体舆论、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和政府方面改善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和环境状况。KrishnaUdayasankar(2008)研究了不同组合的知名度、资源获取和规模化经营的企业的不同经济动机,认为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不太可能参与社会责任建设,企业规模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之间呈现U形关系,重视对突出公司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果的研究。KrishnaUdayasankar(2008)认为,地方对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作用很小,做法不成功,地方应该关注企业内部社会责任实践的程度。YvesFa

4、ssin(2008)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一种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二、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研究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有大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上,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从产品、劳资、法律、政策、思想意识层面分析责任意识淡薄,承担责任水平差的现状,而对地域差异下的个体研究不足。如:史亚楠[1]认为,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低劣,经常性的加班加点,拖欠员工工资问题比较严重,中小企业将社会责任看做是对资源的一种消耗和浪费。刘颖[2]从思想认识、劳动合同、工时与工资、劳动安全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小企业履行企业社

5、会责任相对较差。靳秉强、胡月敏[3]将我国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种现象,即"不能”、“不知”和“不愿”O王中林[4]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责任角色缺失,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员工、消费者、债权人、投资人、竞争者、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产生了种种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给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邵兴东、孟宪忠[5]简要分析了我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李玉梅[6]认为,政府在大量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存在财政政策缺失的现象。李轩复、郭毅[7]通过中小企业与大型

6、公司制企业的比较,认为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更倾向于将资源用于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企业的规模扩张。马琴、王春燕[8]认为,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缺乏主动性,对企业利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层认识。三、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对策的研究国内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措施研究主要是从法律建设、激励机制、监督方式、协会引导、考核评价等制度层面总结,而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模式、产群培育角度的研究不多。如:史亚楠[1]认为,中小企业要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刘颖[2]建议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度化,成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将社会责任转化为

7、商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管理制度。靳秉强、胡月敏[3]认为,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责任体系,推行激励机制。王中林[4]认为,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政府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社会责任问题。张琳[9]认为,媒体舆论监督可以收到很好效果。李玉梅[6]认为,应该从财政政策上给予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支持。李轩复、郭毅[7]建议通过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的努力,引导中小企业协同行动,克服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中“成本归自己,收益归社会”的外部性问题。马琴、王春燕[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