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

ID:46366738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3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_第1页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_第2页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_第3页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_第4页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观察杨毓平(贵州开磷集团职工医院门诊部贵州贵阳550302)【中图分类号】R4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180-02【摘要】目的观察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解热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头泡哌酮,100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同时给予硫酸依替米星,300mg+0.9%牛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

2、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2.50%,对照组为40.0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o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4%,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o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天数、大便培养转阴天数等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显著。【关键词】痢疾急性细菌性依替米星急性细菌性痢疾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失治、误治可导致中毒性痢疾,甚至危及生命。依替米星为庆大霉素Cla的乙基化衍生物,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年12月采用依替米

3、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急性细菌性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12例,按治疗的顺序随机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6例,性别: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2.6天;临床表现:腹泻36例,腹部疼痛不适27例,发热33例。对照组56例,性别:男33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7天,平均2.8天;临床表现:腹泻38例,腹部疼痛不适25例,发热37例。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2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

4、(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⑴拟定疹断标准:①急性发病的腹泻伴发热、腹痛、脓血和(或)黏液便;②大便镜检:白细胞>15个/HP;③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凡符合以上3条中2条或2条以上即可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1.3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解热等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头泡哌酮,lOOmg/(kg?d),每日1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同吋给予硫酸依替米星,300mg+0.9%生理盐水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以治疗5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1.4疗效判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⑴拟定。治愈:

5、临床症状消失,人便培养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大部分消失,大便培养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大便培养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1.5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经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疗效比较治愈率治疗组为62.50%,对照组为40.0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4%,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o见表1。表丨2组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o2.12组临床症状消失吋间观察组退热吋间、止泻天数、大便培养转

6、阴天数等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见表2。表22组临床症状消失吋间组别n退热吋间/d止泻天数/d大便培养转阴天数/d3.48±0.26*对照组563.42±0.815.85±0.545.79±0.26注: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讨论急性细菌性痢疾夏秋多见,是我国常见多发病,危害较大,常见致病菌是痢疾杆菌,需要抗生素治疗⑴。硫酸依替米星是我国研制的一类新型氨基糖背类抗菌药物,其杀菌机理是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2-3]o体外药敏试验证明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属、

7、变形菌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4-5]o本研究结果表明,治愈率治疗组为62.50%,对照组为40.0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o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4%,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天数、大便培养转阴天数等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综上所述,依替米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显著。参考文献[1]陈瀛珠,林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