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ID:46402261

大小:386.5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11-23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资源描述:

《歌谣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7讲歌谣类“非遗”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 民间歌谣(民间文学部分)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1Ⅰ—21河间歌诗河北省河间市22Ⅰ—22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23Ⅰ—23刘三姐歌谣  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24Ⅰ—24四季生产调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 民间歌谣(民间文学部分)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565Ⅰ-78童谣北京市宣武区(北京童谣、闽南童谣)福建省厦门市566Ⅰ-79桐城歌安徽省桐城市567Ⅰ-80土家族梯玛歌湖南省龙山县

2、568Ⅰ-81雷州歌广东省雷州市569Ⅰ-82壮族嘹歌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中的民歌(民间音乐部分)32Ⅱ—1左权开花调山西省左权县33Ⅱ—2河曲民歌山西省河曲县34Ⅱ—3蒙古族长调民歌内蒙古自治区36Ⅱ—5当涂民歌安徽省马鞍山市37Ⅱ—6巢湖民歌安徽省巢湖市38Ⅱ—7畲族民歌福建省宁德市39Ⅱ—8兴国山歌江西省兴国县40Ⅱ—9兴山民歌湖北省兴山县41Ⅱ—10桑植民歌湖南省桑植县42Ⅱ—11梅州客家山歌广东省梅州市43Ⅱ—12中山咸水歌广东省中山市44Ⅱ—13崖州民歌海南省三亚市…………第二

3、批国家级“非遗”中的民歌(民间音乐部分)572Ⅱ-73陕北民歌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573Ⅱ-74昌黎民歌河北省昌黎县574Ⅱ-75高邮民歌江苏省高邮市575Ⅱ-76五河民歌安徽省五河县576Ⅱ-77大别山民歌安徽省六安市577Ⅱ-78徽州民歌安徽省黄山市578Ⅱ-79信阳民歌河南省信阳市579Ⅱ-80西坪民歌河南省西峡县580Ⅱ-81马山民歌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581Ⅱ-82潜江民歌湖北省潜江市582Ⅱ-83吕家河民歌湖北省丹江口市583Ⅱ-84秀山民歌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县584Ⅱ-85酉阳民歌重庆市酉阳土家

4、族苗族县…………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中的民歌(在民间音乐部分)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070Ⅱ-140凤阳民歌安徽省滁州市1071Ⅱ-141九江山歌江西省九江县1072Ⅱ-142利川灯歌湖北省利川市1073Ⅱ-143天门民歌湖北省天门市1074Ⅱ-144临高渔歌海南省临高县1075Ⅱ-145弥渡民歌云南省弥渡县1076Ⅱ-146青海汉族民间小调青海省西宁市1077Ⅱ-147阿里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078Ⅱ-148哈萨克族民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079Ⅱ-149塔吉克族民歌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

5、克自治县1080Ⅱ-150茅山号子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二批上海市“非遗”名录中的 民间歌谣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26V-1白杨村山歌奉贤区27V-2浦东地区哭嫁哭丧歌南汇区28V-3陈行谣谚闵行区2I-2青浦田山歌青浦区3I-3上海港码头号子浦东新区、杨浦区89V-6崇明山歌崇明县民间歌谣概说民间歌谣,简称歌谣,是民众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的韵文作品。歌谣包括歌、谣两个部分。《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毛诗故训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歌是唱的(或伴乐的),谣是说的(

6、或不伴乐唱的)歌与谣的区别表现在表演方式上,就内容而言,二者并无多少不同。歌谣经常联称,有时歌还包括谣在内。民歌民歌有时也包括民谣。清代杜文澜《古谣谚·凡例》:“谣与歌相对,则有徒歌、合乐之分,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歌谣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歌谣语言富有韵律,合于音乐,适合歌唱或吟诵,有时演唱还伴有舞蹈。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在歌谣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墨子·公孟》说孔子时代的《诗经》有“诵诗三百

7、,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采诗与献诗周朝初年的采诗与献诗古制。《诗经》的结集,当与此有关。《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左传》中有对“行人”的记载)《国语·周语》:“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献诗以言得失,有补于时政)民歌的搜集与整理汉武帝设置采诗机构——乐府。《汉书·艺文志》载,汉乐府采诗13种共138篇。汉魏乐府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阶段。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柔媚婉转,北朝民歌刚健慷慨,更

8、多直抒胸臆。唐代刘禹锡对民歌的学习(文人竹枝词)明代冯梦龙等对民歌的搜集整理。民国初年,《歌谣》周刊发起搜集研究歌谣的活动,这是中国现代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诞生的标志。历代民歌集举例古代先秦《诗经》汉魏乐府民歌唐·《敦煌曲子词》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明·冯梦龙《山歌》《挂枝儿》清·《古谣谚》清·李调元《粤风》20世纪1913年,周作人搜集绍兴民歌1922年,《歌谣》周刊创刊顾颉刚《吴歌》甲集、乙集王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