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

ID:46442254

大小:1.4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11-23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_第1页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_第2页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_第3页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_第4页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理高考阅卷及感想24.(18分)某校物理兴趣小组决定举行遥控赛车比赛。比赛路径如图所示,赛车从起点A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L后,由B点进入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离开竖直圆轨道后继续在光滑平直轨道上运动到C点,并能越过壕沟。已知赛车质量m=0.1kg,通电后以额定功率P=1.5w工作,进入竖直轨道前受到阻力恒为0.3N,随后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均可不记。图中L=10.00m,R=0.32m,h=1.25m,S=1.50m。问: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多长时间?(取g=10m/s2)原题C22题23题24题25题主观题难度05年0.33

2、0.660.170.300.3506年0.450.580.440.270.4307年0.440.710.290.250.4008年0.480.520.450.210.4009年0.560.560.510.290.46近5年主观题难度系数注:除09年外,其他数据均来自于温州08年试卷评析研讨会材料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得分百分率平均分:9.14(含零)/10.96(不含零)感想本题为普遍叫好。它是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模型化问题,涉及到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功和功率的知识,不仅要求考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3、、功能关系,还要求在比较的条件中考查逻辑判断能力。在不考动量,又只研究单体的运动情形下,这样的考题的确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个人觉得有所缺陷之处在于示意图看上去挺别扭,既不像立体图,又不像主视图。标准的形成评分细则试评评分标准方案组员收集各类情况,并汇总至小组长小组长向大组长、专家团详细板演说明后,并经审议评分标准正评补充评分标准新问题由小组长向大组长提出后,在不改变原定标准前提下1、通过计算,得出5分评分标准注:若数值错误只给4分1.1若不求出v1的情况下,列式子给分标准2分2分1.2若v1不出现的情况下,运用v=4m/s比较赛车飞越的水平距离(D

4、)与壕沟的宽度(S)由求出2分由判断赛车飞越壕沟3分注:t=2.5~2.6之间视正确,以下的处理相同2.1.12、有比较完整解题过程13分或3分注:对vmin下标不做要求2.1.2通过计算得到vmin=4m/s9分2.2若vmin=4m/s不出现的情况,下列式子给分标准:或3分3分或6分注:v3=vmin②补注:如果F以恒力计算,答案正确情况下,只给10分①典型错误2.3如果A式与B式写成6分或9分BA或3、运用时间比较法(t1=2.3s)(这一公式不给分)(9分)求出3分取1分4、运用能量比较法6分1分6分5、说明:在总体把握上,若关键步骤都正

5、确但最后仍有许多错误解法,一律扣3分例如:在求出2.53s后,再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0.5s,甚至求出圆轨道运动时间(误认为匀速圆周运动),然后把几个时间加在一起。感想评分标准的制定始终以评分细则为纲,对于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不违背评分细则的前提下,按得分点给相应的分值,不扣错误式子的分数。在方案确定后,即使发现有不合理的情况,仍坚持不变。个人认为,评分的唯一原则是在专家的评分标准下,尽可能公平赋分。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得分百分率平均分:9.14(含零)/10.96(不含零)多得分的答题技巧5、难题有作为1、解法要

6、常规2、卷面要简练3、分段出结果6、落笔有黄金4、多记好结论比较临界速度大小比较加速时间长短比较做功能量多少典型错例1、进入圆轨道前:2、进入圆轨道后:最高点3、从C到完成比赛典型错例∴电动机至少工作2.3s典型错例力学复习几点建议1、重基础、重规范2、重过程、重结论3、为学生拆解难题4、为学生释放压力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变变速直线不言而喻!匀速圆周运动竖直面上圆周运动a、单位有没有,对不对,不管!高考只是结果很严肃,过程很不严肃的考试如结果是2.53,2.53h都对b、不合理的写法,不管!如c、只要看得懂,不管符号怎么用!

7、d、答错位置不扣分!e、答题中非智力因素问题都忽略!谢谢!(新高考测试第24题)(18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直轨道AB和半圆形的光滑轨道CED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其端点B和C相距1.2m,半圆轨道两端点的连线CD与地面垂直。今有一质量为0.1kg的小球从离地面高度为4.2m处无初速释放,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m/s,g取10m/s2。求:(1)若要使小球恰能到达半圆形光滑轨道的最高点D,半圆形轨道CED的半径r应为多大?(2)若半圆形轨道CED的半径就是前面求得的r,在B点正上方高度为3m处设置一垂直于纸面粗细可

8、不计的横杆,若要使小球刚好能够从横杆上越过,则小球在光滑直轨道AB上释放时离地的高度应为多少?个人评述:对比两题,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