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

ID:46469647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_第1页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_第2页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_第3页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_第4页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浅论高效课堂文化建设[摘要]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通过“两减轻”、“两提高”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文化,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和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是建设和谐校园、创建爱生学校的根本要义之所在。[关键词]高效课堂;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中图分类号J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79-02—、引言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

2、师是学教学、搞教学,教学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所有学生并不在同一认识水平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一次成功,这就是效率。而有的教师反复讲,这不能理解为“诲人不倦,百讲不厌”,而只能说明教师的水平问题。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要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学生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得也牢固。平常我们谈备课,既耍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如何备学生?那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思维和接受能力。所以,必须肯立两个方血,即教师如何

3、导、学生如何学。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文化,可使二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高效。二、高效课堂的要求一是明快。首先,是教师的情绪耍平和,不能过分激昂或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或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其次,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再次,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要适合课堂教学内容。二是融洽。主要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三是效益。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课堂时间是既定的,在这个吋间内要研

4、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架,用最少的吋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三、高效课堂文化构建途径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利用好40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吋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

5、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框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去球,口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框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投进球,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概而论,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半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

6、对于那些学困生,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Z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冃标的达成度。二要营造活跃的课堂状态。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屮,教师要时刻

7、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屮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工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

8、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三要应运科学的指导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