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

ID:46501928

大小:71.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24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_第1页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_第2页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_第3页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_第4页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姜建国,男,出生T1953年4月,山东省荣成人。全国首届中医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徐国仟、李克绍教授。现为山东屮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屮医。研究方向:《伤寒论》辨证思维研究。著有《伤寒思辩》、《伤寒析疑》、《伤寒释难》三部学术专著。全国统编《伤寒论》七年制教材、精编教材主编。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山东屮医药大学姜建国我今天讲一下厥阴病,题口就是“厥阴病及其临床问题”。厥阴病可以说是《伤寒论》中最大的疑难争论问题。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伤寒论》的疑难争论问题非常多,但大多数都以某一条、某一方为单位来争论的。而厥阴

2、病是作为六经病Z—,整个这一经病,究竟什么是厥阴病是一个争论问题,也是一个疑难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说它是《伤寒论》最大的疑难争论问题。我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民国医家陆渊雷,这个人很有学问。他研究《伤寒论》研究了一辈子。对张仲景的学术思想研究很有造诣。但研究到厥阴病篇,他给它下了个定义,他说:“伤寒厥阴竟是千古疑案”。意思就是搞不清楚。不但他搞不清楚,“千古疑案”就是历代伤寒注家都没有搞清楚。而且他认为厥阴病篇的条文杂乱无章,缕不出一个头绪来,因此他说这是“杂凑成篇“的。这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造诣的专家说的话

3、。我再举个例子,咱们的全国教材,举五版的例子吧。五版《伤寒论》教材编写得述是非常好的,大家所公认的一部水平比较高的教材。五版教材的编写没有按照原文的顺序,是以方证归类的,基本上每一个病篇都以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这四个证作为编写体例来编写的。但前而的五经病包括三阳、太阴、少阴,都是按照上面的体例编写的。到了厥阴病整个体例变了,没有本证了。上來就是上热下寒证、下利证、呕啰证、厥逆证……。换句话说,厥阴病篇56段条文,这么多的方证,究竟哪一段是本证,教材不讲了。为什么不讲了?讲不清楚。五版教材是全国著名的四位伤寒学者编写的,

4、他们四个人意见就不统一,最后干脆厥阴病篇就不按照这个体例往下写了。大家想一想,一本教材,乂是一木国家级的教材,编写体例前后都不一,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但是却无可奈何。所以我们就知道厥阴病确实是个难点。我再举个例子,《新屮医》是我们广东的杂志。这是全国公认的水平较高的一本杂志。当时广州中医药大学何志雄教授还健在,何老对《伤寒论》造诣也非常深,曾经在广东《新屮医》杂志举行过対次关于厥阴病的学术大讨论,应该说这是前无古人的,在一本朵志,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厥阴病的讨论。最后仍然是没有定论。我举这三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厥阴病确实是一个

5、疑难争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争论的焦点就是:究竞什么是厥阴病?厥阴病56段条文,只有4段条文带“厥阴”这两个字,明确讲是厥阴病,其他52段条文都不写。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分析问题的思维出了毛病。为什么这样讲呢?就是说大家研究厥阴病都把眼光盯在“厥阴病”三个字上。而没有从更深层次思维的角度來研究用什么东西来判断厥阴病。比方说这些条文在这个地方排着,这个专家来了说,我看这条原文象厥阴病,那个专家来了说不对,我看那个象。另一个专家来了,说这个象。这样永远也没有结论,得永远争下去。我们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确立判断厥阴病

6、的标准。这个问题谁也没有提出来。你如果是确定哪一个条文,哪一个方证是厥阴病,首先得确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然后用这个标准来对号入座就行了。所以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把标准确立了,什么是厥阴病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这个工作呢,大家都不做。没人想到,也没人做。一、厥阴病的儿个基本问题1•厥阴的涵义在讲什么厥阴病之前,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就是什么是“厥阴”?这也是个前捉。这个前提如果不解决,就无法确立判断厥阴病的标准。所以我在讲具体的厥阴病的方证Z前,先讲一下厥阴的概念,就是什么是厥阴?厥阴的概念牵扯4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阴气

7、最少的意思。这是《内经》的理论。就是《索问•至真要大论》屮讲的,说“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就是太阴和少阴。两阴发展到了尽头那就是厥阴。大家都知道,六经的分类是按照《内经》中提出的“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按照这个理论来分类的。那么具体到三阴,太阴阴气最多,少阴阴气较少,厥阴阴气最少,这就是“两阴交尽的意思”。这是第一个概念,所以厥阴阴气最少。昨夭晚上有几个学员,他们问到这个问题,我述举了例了。三阴病作个比较,太阴病“口利不渴者,属太阴”,拉肚了也不渴。拉肚子大家都知道是水气下泄,津液下泄,津液下泄也

8、不渴。泄吧,有的是水,太阴气化就主湿。到了少阴,张仲景说“白利而渴者,属少阴。”少阴就不行了,少阴也拉肚子,也下利,而但“下利清谷”,但是少阴要口渴,和太阴是不一样的。少阴为什么要口渴呢?因为少阴阴气本少,再一拉肚子,津液一下泄,就会伤阴的,就要口渴。我们再看厥阴,厥阴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