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范例

《金色花》教案范例

ID:46574232

大小:35.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金色花》教案范例_第1页
《金色花》教案范例_第2页
《金色花》教案范例_第3页
《金色花》教案范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色花》教案范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金色花》教案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学习难点:学生体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评价任务: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

2、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资料链接: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教学过程一、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类永恒讴歌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赞美母爱的一首小诗《金色花》。二、检查预习情况(1)生字:

3、嗅xiù匿nì祷dǎo衍yǎn(2)词语: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4/4沐浴:洗澡,又比喻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三、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教师作朗读技巧提示(多媒体显示):(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金色花》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诗歌诵读的语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叙的,速度采取中等为宜。”如《金色花》可

4、稍快一些。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速并非一成不变。诗歌情感有发展,语速随之有变化。如《金色花》中妈妈责怪的语句“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语速宜稍快一些。(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诗歌诵读,有轻有重,有音长音短,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字词句的轻重及音长音短,要根据诗歌内容、意境来判断。(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诗歌诵读,需要正确处理好停顿。节奏自然鲜明,诗歌才富有韵律美。“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号、感

5、叹号和省略号的停顿再长一些。”对于标点符号处的停顿,我们容易判断,那么无标点符号的地方,又如何停顿呢?我们要明白的是,诗歌有其特定的节拍,现代诗一般是两个音节一拍或三个音节一拍,如“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有时也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四、整体感知投影显示:1、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诗的大致内容,请同学回答老师一个小问题:A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如果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那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B

6、“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4/4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3、“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妈妈为全家付出了很多,妈妈的奉献是无私的。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

7、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4、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嗔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

8、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五、深入探究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思考,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