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

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

ID:46585792

大小:126.9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_第1页
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_第2页
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_第3页
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2·新疆石油科技2006年第3期(第16卷)润滑油基础油非加氢脱氮技术探讨①刘燕李红张霞玲周塬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化研究院,834000新疆克拉玛依摘要针对目前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状况,为了提高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对影响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多种非加氢脱氮技术进行对比与筛选,为采用非加氢脱氮工艺提高润滑油基础油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主题词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非加氢脱氮1引言2几种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特点及对比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工业、汽车工业、2.1几种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特点节能环保法规对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目前工业生产中为

2、提高润滑油基础油氧化安定求,而影响润滑油使用寿命的关键是基础油的氧化安性,其脱氮方法最常用是加氢脱氮,它能脱除重芳烃定性。大多研究表明: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与其化学与胶质等极性化合物,具有收率高、产品无污染、粘度组成有着密切联系,某些硫化物是天然抗氧成分,对指数高、对添加剂感受性好、颜色浅等特点,但不能解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即正作用,同时还会改善油决脱氮深度与凝固点回升的矛盾,且投资大、脱硫率品抗乳化能力和对添加剂的感受性;而氮化物尤其是高、精制油的光安定性与抗氧化安定性差。近来国内碱性氮化物(BNC)会引发或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并加外又发展了几种非加

3、氢脱氮技术,主要有酸碱精制、速油品氧化和抗氧剂的消耗,即有很强的负作用。而吸附精制、溶剂精制、络合萃取精制和微生物脱氮等,我国大部分原油含氮量在0.3%左右,属高氮原油。其这几类方法各有特点,见表1。中约80%的氮集中在400℃以上的馏分油中,即集中于润滑油基础油中,严重影响了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馏溶酮络白基安定性。因此,开展润滑油基础油脱氮工艺的研究,对分剂苯合土础提高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油精脱脱精油制蜡氮制意。基础油中的碱性氮化物大多以环状结构存在,主要有脂肪胺、吡啶、喹啉和苯胺;非碱性氮化物有:吡图1咯、吲哚、咔唑、吩嗪、腈类

4、及酰胺,各类氮化物对油品2.2小结颜色、安定性都有影响。当碱性氮化物在油品中单独通过对比这几种脱氮工艺的特点,本文认为润滑存在时较稳定,很难发生反应,但由于油品中存在大油基础油精制应该采用联合工艺(如图1),将几种脱量酸性组分,如酸性硫化物、非碱性氮化物等,碱性氮氮方法优化组合,能更有效地达到精制目的。下面以化物的存在会促进这些物质反应,从而起到催化作吸附精制和溶剂精制为例,考察非加氢脱氮工艺的效用。由于碱性氮化物中的氮原子上有一对未屏蔽的孤果。对电子,它能与具有质子特征的脱氮剂,或具有外层空轨道、离子半径较小的过渡金属离子化合物发生络3溶剂精制实验

5、合反应,形成配位化合物(即络合物)且能溶于一些溶3.1原料油A剂,这样能达到脱除碱性氮化物的目的。3.1.1工艺路线馏分油→脱酸(原料油A)→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基础油。①作者简介:助理工程师,2004-07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油润田滑高油压基注础汽油锅非炉加在氢役脱检氮验技与术研探究讨·73·表1各种非加氢脱氮法的特点方法原理特点缺点备注酸碱精制依据酸碱中和机理,采用无机工艺相对简单、能脱除部乳化严重、油和酸损耗大、酸只适用于轻质油品,一般酸的水溶液作抽提剂或酸碱分氮化物对设备有腐蚀、酸渣难处理,不用于工业化联合精制抽提油品中的碱性

6、环境污染严重氮化物吸附精制使流体相和多孔的固体颗粒对脱氮和脱色有一定效果,单一的吸附精制油收率低,剂若采用有机酸改性白土(吸附剂)相接触,选择性吸是大多数炼厂基础油加工用量大、制备与再生复杂,环精制,可达到节能降耗、附,再将该组分留于吸附剂的的最后一道工序保问题突出,经济性差提高收率和氧化安定性微孔内,达到分离的目的的效果溶剂精制利用某些溶剂对油品的理想脱除基础油中稠环芳烃和馏份越重精制深度增加,而脱当加入酸性助剂和抗氧组分和非理想组分的溶解度胶质,能改善油品的粘温性氮效果变化不大,且能耗、脱剂(如DBPC)等,能显著不同,选择性地从油品中脱除能和氧

7、化安定性。常用溶硫率升高,收率下降降低基础油碱氮含量、剂非理想组分,从而改善油品一剂有糠醛、酚、NMP、DMF、酸油比和白土用量,提高氧些性质性气体及复合溶剂等化安定性络合萃取精制氮化物中的孤对电子为Lewis选择性和脱氮率高、用量少,工艺要求严格:开发的工艺应采用络合萃取与其它精碱,是电子对给予体,可与电能降低溶剂精制深度、提高与现有生产工艺匹配,脱氮剂制方法联合工艺,可提高子对接受体Lewis酸产生较强油品氧化安定性和收率、改与氮化物生成的络合物和油精制效果、降低成本、节的络合作用形成络合物,再利善色度,且工艺简单、投资省,品易于分离,脱氮剂能回

8、收或能环保,且对各种基础油用适合的助溶剂及稀释剂萃脱氮剂种类多,适用范围广价廉,且环境污染小均有较好适应性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