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

ID:46653177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_第1页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_第2页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_第3页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_第4页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諧社會建構中的農民工權益保障探究[摘要]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可現實中,農民工工資待遇低。社會保障、政治權利、文化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由此引發瞭各種矛盾與沖突。唯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強勞動執法,把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安全網,重賦其文化教育權利,建立媒體常態的報道機制,才是較優的解決之道[關鍵詞]和諧社會;建構;農民工;權益[作者簡介]張秋璐,安徽財經大學教務處教師,安徽蚌埠233030[中圖分類號]C9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2728(2008)09-0148-03建構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於

2、切實保障社會各階層的合法權益2億農民工的權益理所當然成為其中的應有之義。可現實中,農民工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屢遭侵害,由此而引發的各種矛盾與沖突危及社會穩定,已成為踐行和諧社會理念的重大障礙一、農民工權益的現實敘事現實中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屢屢遭受侵害,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經濟權益受損1•勞動安全衛生條件較惡劣,工資待遇低還常被拖欠。農民工就業的企業大多設施簡陋,環境惡劣,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勞動保護,有些企業甚至讓他們在有毒的環境中工作,並采取輪換的辦法,使其在尚未發病時被打發走以逃避責任。據國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計,全國每年

3、因工傷致殘人員近70萬。其中農民工占大多數。農民工從業人數較高的煤炭生產企業,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工傷和職業病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即使如此,盡管國傢采取瞭追討工資專項行動,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前清後欠現象仍較普傢統計局2004年抽樣調查,仍有10%的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7個月2・社會保障權利缺失。由於現行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業的認識差距等因素,絕大多數農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社會保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農民工工傷保險的參保率僅為12.9%,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10%左右,養老保

4、險的參保率為45%左右,許多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和經濟賠償,拖著傷殘的身體回到原籍,成為農村新的貧困戶(二)政治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1.參與城市政治的權利被邊緣化。憲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享有各項政治權利。可是農民工雖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作出瞭貢獻,卻因為政治權利屬地賦予緣故,不能和市民一樣參政議政,不能選舉自己的利益代表,失去瞭話語權(調查顯示,80%的農民工沒有參與所在城市社區的選舉),其權益隻能通過其他階層和間接渠道來反映,例如,傳媒的道德同情心、字者的

5、正義感以及相關部門官員的關心等2•戶籍所在地的政治權利無法充分實現。由於回鄉參選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往返的交通費用、誤工的收入損失、回鄉的額外支岀(走親訪友所支付的費用)等等。許多民工比較在城做工的收益和回鄉參選的私人成本後,主動放棄瞭回原籍參加村民自治選舉等政治權利。與選舉支出的私人性相比,選舉成立的村委會是以公共產品形象出現的,所具有的公共性使民工的選舉收益很難量化,因而放棄選舉權也就情由可原(三)文化權利及子女受教育權缺位1・農民工缺乏基本的文化娛樂,職業培訓權難以落實。雖然城市娛樂生活豐富,但大多農民工收工後就蝸居在狹小的“工棚”

6、裡,主要的休閑方式排序為:打牌41.73%,看電視37.46%,聽收音機38.86%,聊天32&%,看書報18.33%,外面的生活幾乎與其無關。職業培訓權方面,由於大多數民工隻具有初中或更低的文化,其中受過技術培訓的僅占9.1%,與企業的崗位要求差距很大,理應接受教育與培訓。但他們自身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企業則顧慮他們就業的流動性而不願組織培訓,致使其技能素質不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2•民工進城子女義務教育權缺失。獲得義務教育,是每個適齡兒童應有的權利,可現行義務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按戶籍歸口入學,許多地方沒有將進城農民工子女納入當

7、地義務教育體系。盡管中央三令五申。農民工子女要想進入城市學校就讀,每學期仍必須交納一定數額的借讀費。許多人隻好讓子女就讀民工子弟學校,而民工子弟學校由於得不到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隻有依靠高收費維持運轉,加重瞭農民工的子女教育負擔。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在京的6-14歲的民工子女達10萬餘人,而其入學率僅為12.5%,可以說“現在的外來工子女受教育現狀完整地復制瞭中國城鄉之間不平等的關系,也損害瞭基礎教育的義務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則”二、農民工權益受損溯源農民工權益受損,涉及社會各個方面,既包括戶籍制度、法律體系、教育管理和媒體報道等外

8、因,也包括農民工自身原因(一)戶籍制度的歷史原因。農民工是二元戶籍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在職業上他們是工人,身份上卻是農民,這種職業與戶籍的矛盾使得他們維權時處於弱勢。而且因為農民身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