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培育品牌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

ID:46664780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_第1页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_第2页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_第3页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_第4页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夯实基础培育品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夯实基础培育品牌促进我省水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2012年11月5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有幸在这里汇报山东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我省水产品加工业的基本情况多年来,在农业部的具体指导下,我省坚持“抓重点,夯基础,调结构,拓市场”,积极推动以胶东半岛为主加工产业带的形成,稳步发展来进料加工,持续推进养殖产品加工出口,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比重。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加大市场推介,培植了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管理能力强、经济效益好

2、、拥有自主品牌的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水产品加工基地。2011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81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2676亿元。加工业产值705亿元,占总产值的26.4%水产品进出口总审264万吨,总值为78亿美元。出口水产品120万吨,创汇48.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水产品和全省农产品创汇的37.沥口31.2%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稳步推进来进料加工,不断壮大产业规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利用国际水产品加工业转移之机,充分发挥区位、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来进料加工,其

3、创汇占总额的6眺有力带动了全省加工业发展。2011年,加工企业1948家,年加工能力793万吨,加工总量562吨。其中冷冻品363万吨,鱼糜、T制品68万吨,鱼油制品20万吨。形成了保活保鲜、冷冻调理、腌干罐藏、海藻化工、鱼粉加工、鱼糜制造、药物保健、来(进)料加工、综合利用九大加工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大力发展健康增养殖,推进大宗产品加工增值。增养殖是保障水产品加工原料的根本所在。近年来我省水产增养殖取得长足进展,浅海养殖稳定发展,贝类产量324万吨,藻类产量50万吨;资源修复和人工鱼礁建设成效显著

4、,累计放流苗种600亿单位,扶持建设人工鱼礁区136处,面积1.2万公顷,回捕优质鱼虾等24万吨,带动了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增养殖;累计开发改造标准化生态池塘108万亩,形成了一批万亩以上成方连片的现代渔业生产示范区,为水产加工业提供了充足原料。不断突破加工研发瓶颈,大宗产品的加工研发成效明显。贝类产品上,攻克了牡蛎冷冻加工“口味变苦”的技术难题,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加强贝类产品卫生监控和养殖生产区域划型管理,提高了出口效益和国际竞争力,2011年贝类加工出口4.3亿美元,增长49.5%出口均价涨37.吠

5、冻扇贝出口增71.1%出口均价10216美元应,上涨37.%贻贝出口占全国总量的70%海带产品上,加大了盐渍制品、调味即食品、膨化制品及调味品的综合开发,方便了消费,扩大了内需,实现了以销售淡干海带为主向销售方便即食制品为主的转变,实现加工增值达10倍以上。三是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中央驻鲁科研教学机构的作用,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6家国家级水产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各显其能,针对海参、海带、对虾、扇贝、加工废弃物等我省优势资源,开发了“东方海洋”海参肽、即食海参、胶原蛋白系

6、列制品,“海之宝”海带系列制品,“好当家”快餐虾贝系列制品,“宇王”鱼鳞胶原蛋白系列制品,“浦源”鱼露系列调味制品,"丁马"甲鱼系列制品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精深加工品牌产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品种日益丰富,品种达3000多种,促进了加工业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较变升级。四是育品牌拓市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狠抓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连续5年由省政府组织举办了山东“十大”渔业品牌推介活动,重点培植好当家、东方海洋等50多家冠名企业,通过在大

7、中城市设立直销店、专卖店或超市专柜,有效拓展国内市场。2011年,山东十大渔业品牌产量、产值分别占全省总量和总值的17.5烯口45.3%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支持下,有24个产品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认定无公害产地面积28.5万公顷,产品1323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7个,面积81.67万公顷。加强产地质量监管,多次顺利通过了盹FEA现场检查,促进了养殖产品加工岀口。2011年创汇额比“^一五”末增加了106%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82家,产值过亿元、

8、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龙头企业133家。我省水产加工业虽然了很大成绩,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讲是“少、难、差”。即: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少,国内外可加工渔业资源减少;淡水水产加工业发展缓慢,淡水产品难以有效利用。水产加工业长期的高强度和相对较差的劳动环境导致招工难;国际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本地资源利用率低等导致出口企业效益差。水产品国内冷链物流与加工出口产品相比差距很大。在北方,海参加工业与快速增长的海参养殖业不相匹配,海参加工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