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

ID:46668182

大小:8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_第1页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_第2页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_第3页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_第4页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及主要性状鉴定摘要: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为不育源,宽柄芥优良自交系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的方法选育出4个具有代表性、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DJA、K6A、HK-1A.K46A,对不育系的主要特征和农艺性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并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确证是一批可以利用的宽柄芥优良胞质雄性不育系。关键词: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性状;鉴定中图分类号:S6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47(2016)22-0049-04宽柄芥(Brassicajun

2、ceavar.latipa)属芥菜类蔬菜的一^变种口],俗称笋壳菜、青菜、宽板菜等,是闻名于世的四川酸(泡)菜的主要原料,也是市民鲜食或农户常作饲用的蔬菜种类之一。因其叶柄及中肋宽大肥厚、质地脆嫩,且有一定辛辣味,煮汤或涮火锅味道尤美,具去热、御风湿、利五脏、补天阳、促进血液循环之功效[2],所以颇受世人喜爱。但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研究的报道,限制了该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工作的开展。本项研究从2010年8月开始,利用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范永红等[3]培育出的茎瘤芥(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系JL154-5A为不育源,以宽柄

3、芥中的优良品种为转育父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等方式,培育出4个具代表性、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且各具特色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为较大规模开展宽柄芥杂交一代新品种的选育、实现“三系”配套,进而为提高酸(泡)菜原料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①不育源重庆市渝东南农科院范永红等[3]培育出的茎瘤芥胞质雄性不育系JL154-5A。②转育父本2011年3月在田间系统鉴定并确证JL154-5A不育性状的基础上,选择4个具代表性的不同性状、不同生态类型、不同熟性的宽柄芥优良自交系(DJ、K6、HK-1,K46)作转育

4、父本。③观察鉴定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DJA、K6A、HK-1A.K46A和DJ氏K6B、HK-1B.K46BO④SSR分子标记鉴定材料选取经回交7代且特征及性状表现稳定的各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的幼嫩叶片组织。1.2试验方法①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作母本,宽柄芥优良自交系作父本进行常规杂交,后代择取典型单株与父本连续回交8代,选育不育性状稳定、经济性状良好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②在杂交和各回交世代,花期进行单株套袋自交,考察其自花授粉的结实性。③对回交7代(不育系)及其父本(保持系),随机抽选3~5株典型单株在盛花期分别观察测定花冠、雄

5、蕊、雌蕊和蜜腺的形状及大小,并对其开花特性进行系统观察。④对回交7代(不育系)及其父本(保持系)的花粉,用0.5%的氯化三苯四氮哩(TTC)液在389恒温下染色50min,测定其生活力。⑤对不育系和保特系,在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海拔273m)进行正季种植,常规管理,各材料现蕾时,每材料选取5株典型单株,按《芥菜类蔬菜田间试验观察记载项目及标准》,系统观察其形态特征和主要性状表现。⑥不育系SSR分子标记鉴定,选用十字花科芸薑属网公布的600对SSR引物,均由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代理合成,并采用CTAB法提取全基因组DNA,然后分别进行PC

6、R反应、电泳及银染等。2结果与分析2.1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2010年10月将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在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播种育苗移栽,2011年3月在开花期对不育系花器官构造、不育性状表现进行了观察鉴定,确证为不育性彻底、性状稳定的不育系后,以茎瘤芥不育系JL154-5A作母本,选取4个优良宽柄芥自交系(每自交系3株单株)与之分别成对杂交得到F1代。20"年8月夏繁,从F1代中选择3株典型单株作母本,用上述对应的自交系回交,同时母本单株自交测定其结实性。连续43(2011-2014年)的春季和夏季,继续用宽柄芥自交

7、系作轮回父本与之回交,同时母本单株套袋自交,测定其育性。到2015年5月选育出了不育度达100、不育株率为100%,经济性状良好且稳定的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4个。2.2宽柄芥胞质雄性不育系形态特征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对已经完成回交转育并经育性鉴定达不育系标准的4个不育系和保持系,集中在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同一生态条件下栽培,对其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系统观察鉴定(表1b经连续7代回交转育后的宽柄不育株系,在叶形、叶缘、中脉颜色、叶片刺毛蜡粉、单株有效叶片数等方面,均与对应的保持系表现相同或相近,但在株

8、高、开展度、单株鲜质量、中肋宽及厚度等方面,与对应的保持系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不育系比对应保持系的植株高2~4cm,开展度大4~9cm,单株鲜质量大100-300g等,同时,不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