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如何指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ID:46670410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如何指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_第1页
如何指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_第2页
如何指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一我的“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点滴谈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因而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任务就不仅仅只停留在引导学生探知文本内容的层面了,还要指向习作,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作者的布局谋篇等,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下面就以《颐和园》一文为例,谈谈我在指向习作的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一、品析词语时写话每一篇文章,大到整篇,小到一个字、词,都凝聚着作者

2、深邃的思考,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教学时,教师如能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在品析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作者用词的匠心独运,在规范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进行内化运用。例如《颐和园》中描写昆明湖的“静”这个特点时,作者这样写到:“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其中的“滑”字用得真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昆明湖之“静”。没有一丝波纹,人们乘坐游船、画舫,就如同在平地上滑行一样,而不是在水中“划”。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想想“滑”字还可以用哪些字来替换,学生说了“划”“擦”“驶”“漂”等字,再让学生体会哪个字

3、更传神?理所当然是“滑”。学生体会到“滑”字的巧妙后,再让学&仿照此句写一句话,鼓励学丰从多个角度写句,而且尽量把句子写具体,写自己真实的感悟,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二、精读理解时写段写段具有承句启篇的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运用性的语言训练模式,练习形式非常灵活,教师在教学时应创造性的运用,做到“因课制宜”,合理安排。《颐和园》第四自然段,作者介绍了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按照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的写了树丛中掩映着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昆明湖和远处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教学完此段后,我让学生

4、也试着运用方位顺序写写站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看到的校园景色。学生基于刚学完此段,现成的模式,写的又是身边熟悉的景物,所以“都是下笔如有神”,一个个写的兴高采烈的,也不惧怕写作了。三、总结升华时写文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极强,而课文范例能直观的告诉学心此类作文该怎么写,如何布局谋篇等。《颐和园》是一篇很好的游记类文章的范例,作者按照游览顺序,围绕“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一中心句给我们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以及昆明湖上十七孔桥上的小狮子。用“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

5、长廊”一一“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一一“登上万寿山”一一“从万寿山下来”这些提示性的语言,让我们紧随作者的脚步,仿佛身临其境般也游览了一番颐和园。学完课文,我让学生仿照《颐和园》的写法写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或者游览过的一个地方。有了课文的引路,学生写作都能手到擒来,而启思路清晰,语言优美。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指向习作的拓展内容、角度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的选择,有效地发挥文本自身的价值,切实做到阅读教学为习作服务,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