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宽广基础

打好宽广基础

ID:46694402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打好宽广基础_第1页
打好宽广基础_第2页
打好宽广基础_第3页
打好宽广基础_第4页
资源描述:

《打好宽广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打好宽广基础朋友: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笫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的“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做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我把生活看做人生第一桩要事,所以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谈专门便是早走狭路,而早走狭路的人对于生活常不能见得面面俱到。前天G君对我谈过一个故事,颇有趣,很可说明我的道理。他说,有一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印度人和一位美国人游历,走到一个大瀑布前面,三人都看得发呆。中国人说:

2、“自然真是美丽!”印度人说「'在这种地方才见到神的力量呢!”美国人说:“可惜偌大水力都空费了!”这三句话各个不同,各有各的真理,也各有各的缺陷。在完美的世界里,我们在瀑布中应能同时见到自然的美丽、神力的广大和水力的实用。许多人因为站在狭路上,只能见到诸方面的某一面,便说他人所见到的都不如他的真确。前几年大家曾煞有介事地争辩哲学和科学,争辩美术和宗教,不都是坐井观天诬天渺小么?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我特地提出这一点来说,因为我想现在许多人人谈职业

3、教育,而不知单讲职业教育也颇危险。我并非反对职业教育,却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许多人一开口就谈专门,谈研究。他们说,欧美学问进步所以迅速,由于治学尚专门。不专则不精,固是自然之理,可是“专”也并非是任何人所能说的。倘若基础树得不宽广,你就是“专”,也决不能专到多远。自然和学问都是冇机的系统,其屮各部分常息息相通,牵此则动彼。倘若你对于其他各部分都茫无所知,而专门研究某一部分,实在是不可能的。哲学和历史,须有一切学问做根底,文学与哲学历史也密切

4、相关,科学是比较可以专习的,而实亦不尽然。比方生物学,要研究到精深的地步,不能不通化学,不能不通物理学,不能不通地质学,不能不通数学和统计学,不能不通心理学。许多人连动物学和植物学的基础也没有,便谈专门研究生物学,是无界于未学爬而先学跑。我时常想,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博学守约”,真是至理名言。亚里士多德是种种学问的祖宗。康德在大学里几乎能担任一切功课的教授。歌德盖代文豪而于科学上也很有建树。亚当?斯密是英国经济学的始祖,而他在大学是教授文学的。近如罗素,他对于数学、哲学、政治学样样都能登峰造极。这是我信笔写来的儿个确例。西方大学者(尤其是在文学方面)大半都能同时

5、擅长儿种学问。我从前预备再做学生时,也曾痴心妄想过专门研究某科中的某某问题。来欧以后,看看旁人做学问所走的路径,总觉得像我这样浅薄,就谈专门研究,真可谓“颜之厚矣”!我此时才知道从前在国内听大家所谈的“专门”是怎么一回事。中国一般学者的通病就在不重根基而侈谈高远。比方“讲东西文化”的人,可以不通哲学,可以不通文学和美术,可以不通历史,可以不通科学,可以不懂宗教,而信口开河,凭空立说;历史学者闻Z窃笑,科学家闻Z窃笑,文艺批评学者闻Z窃笑,只是发议论者自己在那里扬扬得意。再比方著世界文学史的人,法国文学可以不懂,英国文学可以不懂,德国文学可以不懂,希腊文学可以不懂,中国文学可以不懂

6、,而东抄西袭,堆砌成篇,使法国文学学者见之窃笑,英国文学学者见之窃笑,中国文学学者见之窃笑,只是著书人在那里大吹喇叭。这真所谓“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朋友,你就是升到大学里去,千万莫要染着时下习气,侈谈高远而不注意把根基打得宽大稳固。最后,我这番话只是対你的情形而发的。我不敢说一切中学生都要趁着这条路走。但是对于预备将来专门学某科而谋深造的人,尤其是所学的关于文哲和社会科学方面,我的忠告总含有若干真理。同时,我也很愿听听你自己的意见。你的朋友:孟实(选自《给青年们的十二封信》)[注]本文为朱光潜《谈升学与选课》一文屮的“选课”部分。虽题为选课,实是谈学习基础耍扎实,要精深。标

7、题为编者所加。含英咀华本文从学习知识走狭路而谈我们应该知识宽广,从学知识死板僵化而谈应该自由灵活,从基础不宽广而谈基础知识应扎实,这种由反及正的写作手法,值得考生值鉴。思考练习1•作者为什么认为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屮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作者说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生活?2•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学习?3•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请举一例简要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