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

ID:46703297

大小:7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_第1页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_第2页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_第3页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_第4页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某大桥40mT梁预制施工中图分类号:TU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某大桥引桥上构为5X40+15X25m预制T梁。其中引桥4#墩〜9#墩的上部结构为5孔40m预制连续T梁,分左右两幅桥修建。单幅桥为5孔一联,每孔横向布置7片T梁,梁高2.5m;顶板宽度为2.0m,顶部设有2%的单向横坡,预制梁长约38.8m。采用C50混凝土,单片梁重约994kNo引桥40mT梁结构形式为先简支后连续多跨连续梁体系。施工难点主要有:①施工现场没有合适场地作为预制场;②墩柱高超过20m,且墩柱柱径相对较小,受偏心荷载的抗弯能力较差;设

2、计要求在安装T梁时,相邻两跨T梁的片数相差不大于2片。T梁的预制与吊装架设采取常规施工方法均存在非常大的难度,不能保证安全生产和顺利施工。1•预制场总体布置根据40mT梁的施工难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必须采取新方法和新工艺施工才能有效保证任务的完成。通过详细的多方案比选后,采用在25mT梁上预制40mT梁,用龙门吊架设安装的施工新工艺。预制场设置在左右幅10#墩〜18#墩8跨25mT梁的桥面上。共设置8个台座,左右幅桥面各设置4个;在10#〜12#、12#〜14#、14#〜16#、16#〜18#墩之间的两跨桥面各设置一个台座。左幅梁台

3、座设置在从外边梁向内的第2号中梁的腹板正对的桥面上,右幅梁台座设置在从内边梁向外的第1号中梁的腹板正对的桥面上(图l)o在T梁预制台座上方设立1台跨度为20.25m、最大动点起吊能力为5t龙门吊,用于T梁模板安装与拆移、混凝土浇筑等工作。龙门吊的轨道分别置于对应左幅外边梁和右幅第3号中梁处的桥面上。纵向运梁轨道采用重轨,分别置于对应左幅第4、5号中梁处的桥面上。2.预制台座的特殊措施因40mT梁在25mT梁桥面上预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确保25mT梁均匀整体受力和单片T梁承载良好的要求;由于在40mT梁浇筑时,基本为均布荷载

4、,25mT梁已连为整体,受力较均匀;但在40mT梁预应力张拉后,因T梁跨中起拱,梁的重量分配集中到两端,为此在台座的两端浇筑宽2叭长4.8m的C40钢筋混凝土梁端分配梁,增加横向荷载分布范围,由3片25mT梁共同承受张拉后的梁端集中力。(2)因桥面宽度有限,操作空间受限制,T梁横移出台座,不能采用大型移梁机施工,只能采用比较简便的非常规方法,为此在台座两端均设置了活动钢台座和顶梁预留槽用于T梁横移。图1预制场总体布置(单位:cm)通过浇筑和张拉多片T梁后的连续观测,在40mT梁两端头处的25mT梁桥面的挠度变形最大2mm,通过提篮

5、检查25mT梁梁底无裂纹,各台座无裂纹也未与桥面脱离,说明25mT梁整体受力良好,实际施工效果与设计比较吻合,达到了预期目的。2.T梁安装施工40mT梁安装的总体顺序:自9#墩向4#墩逐跨安装;每跨T梁的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左幅T梁,再安装右幅T梁;每幅每跨T梁先安装桥梁外侧的边梁,再依次安装5片中梁和内侧边梁。2.1T梁移出台座与横移(1)T梁在预应力张拉和压浆且浆体强度超过70%后,在顶梁预留槽处安装顶梁托架和2台100t千斤顶,通过千斤顶施压将T梁顶起到一定高度,移开活动钢台座,安装横移轨道,将横移运梁平车塞入梁底,千斤顶卸压将

6、T梁落在运梁平车上,并用型钢打斜撑将T梁横向稳定。顶梁施工时要单端进行,确保T梁稳定与安全。(2)通过卷扬机牵引横移平车携T梁整体横移出台座至纵移轨道上。3.2墩柱锚拉体系设置因引桥4#〜9#墩从地面到梁底高20多m,且墩柱柱径相对较小,受偏心荷载的抗弯能力较差,设计要求在安装T梁时,相邻两跨T梁的片数相差不大于2片。即造成第1孔架完2片T梁后必须架第2孔,依此至第5孔。根据现场情况无法采用跨墩龙门吊施工,必须采用大型架桥机进行架梁施工,而按照设计文件的控制要求,根本无法进行T梁的安装施工。为解决施工与设计的矛盾问题,抵消架梁时产

7、生的偏心荷载,减小墩柱的偏心弯矩,通过墩柱间设置锚拉体系来保证墩柱的受力良好,同时可保证整孔T梁全幅架设,加快施工速度(图2)。图2锚拉体系布置图(单位:cm)(1)锚拉体系包含:上锚装置、钢丝绳、转换件、钢绞线组、下锚装置、墩弯矩最大处应力计等。上锚装置利用5#〜8#墩预埋牛腿改制而成,下锚装置由自制抱箍及反力架组成,抱箍需施加环向预应力,以使墩柱与抱箍间产生较大的竖向摩擦力,以抵抗锚拉时产生的向上的竖向分力。该系统最大可受沿钢绞线方向300kN拉力。(2)安装方法:在上锚装置安装后,将钢丝绳按最终位置安装好,然后将钢绞线穿过转

8、换件中心的槽钢盒,在另一头用工具锚及夹片锚固好,并应采用一定的固定措施,防止工具锚及夹片在起吊过程中发生移位及滑落;然后利用其他起吊装置,将转换件及钢绞线一头吊起至安装位置,将钢丝绳挂入转换件两侧的吊耳中;此时,将钢绞线的另一头传入反力架中,安装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