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ID:46730694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_第1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_第2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_第3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_第4页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50例,手术结束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毕静脉注射芬太尼0.l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芬太尼1.2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实验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为负荷剂量后接PCA泵,泵内药物为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5mg,稀释为100mL,48h泵入。记录术后24h内镇痛评分(VAS)、Ramsay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于麻醉前lOmin、术毕2h,术后24h、术后48h采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EP、ACT

2、H的浓度,观察组内患者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的发生情况及两组间应激反应发生的差别。结果两组镇痛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应激反应程度低,对照组镇静程度和恶心呕吐等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estresswasdecreasedobviouslyi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stresswashigherandsideeffectsweremoreinthecontrolgroupcomparedwiththeexperimentalgroups(P5不满意。监测手术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浆B-EP和ACTH的浓

3、度。记录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或过快、寒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及躁狂等不良反应。1.4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见表lo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镇痛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o两组患者麻醉前血浆B-EP、ACTH水平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2h和术后12h血浆B-EP、ACTH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E组(实验组)在术毕各时点,血浆B-EP、ACTH水平变化与基

4、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组(对照组)在术毕2h、术后12h,血浆B-EP、ACTH浓度升高,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都可以部分抑制患者机体手术创伤后的应激激素水平的升高,但是实验组的作用强于对照组(表3,4)。实验组术后患者恶心、寒战、躁狂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o3讨论気善有效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患者自控镇痛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和芬太尼由于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目前作为自控镇痛的主要用药,但由于其具有呼吸抑制和过度镇静等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作个体化的剂量调整,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使用

5、,非笛体抗炎镇痛药则没有这些副作用[1]。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型非笛体静脉注射靶向镇痛药,它是将氟比洛芬的酯化衍生物氟比洛芬酯包裹在脂微球中,进而减少了局部刺激并使其具有靶向性,可以靶向聚集在手术伤口、炎症部位,更好发挥镇痛作用。同时,氟比洛芬酯还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效应[2,3]。国内已有学者[4]采用单次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方法证实它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但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并与芬太尼对照比较镇痛效果。目的在于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5],曲马多、芬太尼分别与非脩体抗炎

6、药联合用于口腔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减少,且不增加镇静的几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镇痛效果与单用芬太尼相似,但芬太尼用量大为减少,过度镇静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用芬太尼组。手术创伤应激水平的高低与患者术后的预后有显著的相关性,手术创伤应激可以引起患者内环境平衡失调,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手术创伤部位的传入神经信号对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使机体的血浆B-EP、ACTH等应激激素水平明显增高,本实验观察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能部分抑制两者水平,但是实验组的效果更明显,在术毕,未出现

7、血浆B-EP、ACTH应激激素水平的明显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术毕、术后24h血浆B-EP、ACTH的浓度与基础值比,出现了明显的升高(P<0.05),并且两组组间比较也有明显的差异(P<0.05)o可能机制是咪哇安定合并阿片类药物减弱了中枢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加强活动,同时也降低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交感神经-肾上腺轴的活动减弱,从而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此外,创伤应激反应的发生发展还与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