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

ID:467314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6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_第1页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_第2页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_第3页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_第4页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大学语文审丑教育传统美学以美为中心,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中国人又喜欢大团圆结局和乐感文化,在这种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在大学语文教材篇目的选编方面便会“重美轻丑”,这使得大学语文审丑教育普遍缺失,而在这种教育机制影射下的便是当代大学生人格机制的不健全。理论上审美加上审丑才是感性学的整体意义,审丑与审美都同属感性学的下属范畴,审丑不是为了衬托审美,审丑就是辨假、抗恶,对危机与丑陋,悲情的感知;假、恶、丑、患、悲……都可以归入审丑范围,因此,审丑理应提高到和审美

2、一样的高度,大学教育不应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方面重此轻彼。“富士康十三跳”悲剧下影射出的当代大学教育的弊端便是大学生缺少必要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显然,增加大学语文教材审丑篇目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使学生不甘与丑为伍,还对丑深恶痛绝,是健全学生人格的一个合理途径。面对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金钱至上等各种社会现实,假如我们还无视审丑教育而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审美教育,那势必会使当今大学语文教育缺少完整性。审丑给予人生的指导意义同样是值得肯定的。一、研究背景《说文解字》云:“丑,可恶也,从鬼,酉声。”注释:[1]许慎.说文解字[M

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31这里折射出中国文化里的生命意识:丑是恶,它具有人生的负面价值。这否定了审丑的积极意义,却也是当今大学语文审丑教育缺失的一大深层的文化原因。自德国美学家、诗人席勒1795年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概念后,我国以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为代表的教育名家迅速掀起一股“美育研究热”。陶行知先生非常主张以审美精神办教育,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蔡元培也大力倡导“美育”,他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云:“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

4、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2]高平叔编.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6他认为,语文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超越其他学科的作用。可见,大学语文教育出现单纯审美化的现状其首要原因就在于当今教育界的教育观念。5夏中义先生也在他主编的《大学新语文》的前言中说:“我国历来就有注重美育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乐(艺术)列为四教之一的文教的重要项目,把美育看作是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到了近代,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著名的学者教授们像蔡元培、吕澄等等,都大力倡导产

5、生于近代西方的审美救世精神,希望以美育改造国民性,塑造国人的灵魂,把美育不仅仅看作是陶养人文素质的工具,而且看作是救国强邦的精神武器。”[3]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前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3不难看出审美教育观念在当今教育界中非常顽固,审丑教育很难占得一席之地。东北师范大学的景亚如在她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审丑》中从中国的历史方面分析了当今大学重审美教育而轻审丑教育的原因,她说:“纵观中国文学的创作和批评,可以说无论是审丑艺术创作还是关于审丑的批评理论,从来就没有取得过主流地位。审丑艺术并不普遍,丑往往只

6、是依傍美而偏处艺术建构的一隅。”[4]景亚如.论新时期小说中的审丑现象[C].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景亚如的这一观点也道出了审丑教育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地位“卑微”由来已久。漆水强在《教研天地——写作新思路》上发表的《审丑:作文教学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中指出大学审丑的缺失的文化原因还在于:中庸守和。他说:“儒家文化软化审丑活动,明“人伦”、讲“执中”、求“致和”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培养的人才都是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这种人格范型忌张扬,少说多做、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天下

7、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所以许多中国士人在集权专制的政治环境中采取一种以实用理性为精髓的生存方略,今人在矛盾冲突面前也是能忍则忍,或是折中处之,这种中庸哲学大大弱化了审丑活动的开展。”[5]漆水强.审丑:作文教学不容忽视的写作视角[J].教研天地——写作新思路,2005(2):5二、研究现状(一)“审丑”的提出1735年,鲍姆加登在他的硕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提出,“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6]张婷.论感性学中的审丑[C].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6)也就是说,感

8、性学所研究的范围不应只局限于美,美和丑一样,都是感性学的下属范围。但是这种观点的局限性在于他认为丑是美的对立面,而没有把丑放在和美同一水平上来对待。“丑”在文学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在1827年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