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

ID:46735279

大小:1.5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_第1页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_第2页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_第3页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_第4页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l卷第3期计算机仿真2014年3月文章编号:1006—9348(2014)03—0105一04滑翔飞行器轨迹优化仿真研究肖志斌1,王彤2,康鹏斌2,邵会兵2(1.海军驻上海地区航天系统军事代表室,上海20l109;2.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38)摘要:滑翔飞行器相关技术是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问题。飞行轨迹具有航程远、精度高、机动能力强等特点,为了达到航程的最大化,即节省能量的目的,以及获得其它优良特性,针对再入飞行段,在初始条件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三种适用于滑翔飞行器的轨迹飞行方式,包括固定攻角飞行、最

2、大升阻比飞行和平衡滑翔飞行方式,研究轨迹的高度、航程等问题,仿真分析表明,采用最大升阻比飞行可以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采用平衡滑翔飞行可以适用于某种特定需求的使用方式。关键词:滑翔飞行器;定攻角;最大升阻比;平衡滑翔中图分类号:玎765.4+3文献标识码:BResearchonSilIllnationofTrajectoryOptiIIlizationforGlideVellidexIAozhi—binl,wANGTon92,KANGPeng—bin2,sHAoHui—bin孑(1.NavalMilitaryRepre鸵ntati

3、ve0mceofSll粕gIIaiAerospacesystem,sh柚gIIai20l109,china;2.BeijiIlgImtimteofControl明dElectronicTechnology,Beijing100038,Chi眦)ABSTRACT:鸭etechnolog)raboutdidevellicleispopIll盯allovertlleworld.netmjectoryoftIlisvehicleh∞山ech锄cteristicsoflong聊嘈e,higllprecision帅d900dm蛐euveri

4、Ilgc印abili哆.whatwew明tistoma】【iIIli舱tlle砌ge,inotllerword,to钮veenergyandgetsomeo出ergoodpmperties.Inorderto弛searchtllepmblemsabout出eheigllt蚰d删^geoftI两ectory,tIIispaper蚰alyzedtllreekindsofnigIltmodesw}licharesuitablefor加devehicleun—dertlle∞n—ch蚰gedinitialconditio璐,includ

5、ingfixed蚰gleofattack,maximumlm—to—dragmtio粕deqIlilibriumglideni曲t.ne蚰alysesoftllesimlllationshowtIIatusingtIlem戕im岫妇一to—dmgrationiglltc粕achievetllepur.poseofsavingenergy’,whileusingtlleequili硒umdideniglltc锄印plytoapaIticulardem粕d.皿Ywo妯s:GHdevellicle;Fi】【ed蛐deofat诅ck;M

6、趿i咖mlm-lo—drag枷o;EqIlili妊umdidel引言借鉴国内外滑翔飞行器的最新研究概况[1,2]。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型的助推一滑翔飞行器[3]。但是这种飞行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解决。首先,其助推级轨迹近似于一般的大椭圆轨道,使得再人时倾角较大。朝向地心的速度分量大于一般滑翔飞行器。导致飞行器进入稳定滑翔轨迹比较困难,同时气动加热剧烈,对滑翔飞行器的热防护技术要求较高;其次,这种轨迹使得滑翔飞行器在再人段的初始部分速度削减比较严重。使得滑翔飞行器的航程受到限制。为了增加滑翔飞行器的生存能力。针对其航程受限问题,要

7、达到节省能量的目的,需探索其制导方法,并进行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固定攻角飞行、最大升阻比飞行和平衡滑翔飞行方式。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2滑翔飞行器数学模型收稿日期:2014一01—15修回日期:2014—0l一20滑翔飞行器理论提出后。人们对其再人轨迹进行过许多研究,主要包括如图1所示的滑翔式和跳跃滑翔式两大类。圈l滑翔轨迹示意图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降低;当高度下降时,飞行器在大气层外和稀薄大气层时。不受气动阻力或者受力很小,势能转化成动能,因此速度略有增加;而当进入40km以下高度时,随

8、着大气密度的增加,所受气动阻力越来越大,速度随着高度的下降而迅速下降。如何能使能量最为节省达到最大航程是其难点所在。而作为控制量一】05—的攻角状态的不同决定了其飞行轨迹的不同,所获得的轨迹性能也不尽相同。为了进行理论分析,首先做以下假设:1)控制系统是理想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