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

ID:46738623

大小:6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_第1页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_第2页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_第3页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_第4页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对刑讯逼供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的探析作者:吴雨虹发表时间:2014年“月)论文摘要从大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并伴随出现国家机器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三权独立的司法机构到新中国成立形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司法机关,人类司法文明不断进步与创新。但是,进步的历程中出现了一些与文明相悖的行为。本文就司法过程中长期并大量存在的丑陋行径——刑讯逼供行为进行论述。文章以中国出现的刑讯逼供行为为切入点,详细描述当代中国刑讯逼供现状,对比专家学者对于刑讯逼供现状的原因分析,浅谈个人观点——刑讯逼供的影响因素:口供的特殊作用与刑讯逼供罪的量刑缺陷。论文关键词刑讯逼供现状口供量刑一、刑讯逼供的现状(—)刑讯逼供

2、的含义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折磨被讯问人的肉体或精神,以获取其供述的一种极恶劣的审讯方法。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刑讯逼供,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现象仍普遍存在。刑讯逼供是司法领域中的倒退行为,它具有鲜明的阶级色彩,是与不断进步的司法文明相违背的一种丑恶行为。刑讯逼供行为直接损害了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了程序法的正常实施,从而不利于实体法的真实发现,导致大量的冤假错案,没有是法律在正在意义上保护公民权益并打击犯罪。此外,刑讯逼供行为严重影响司法人员的形象,有损司法的权威,是对司法公正、司法公平和社会主义的一种严重践踏。(二)我刑讯逼供的现状从国家机器产生之时

3、便伴随着刑讯逼供的大量存在,早在西周时期的《礼记月令》就有记载[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意思是仲春之月要停止''肆掠T肆掠”就是刑讯的意思,从此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就存在刑讯逼供的现象。秦朝的刑讯制度规定:狱吏可以供词追问,不用拷打的方法而得到案件实情的是上策,用拷打的方法得到实情的则是下策。“先尽听其言而书之,不得,则笞掠”,"笞掠”即刑讯逼供的意思,可见秦律虽然不提倡用刑讯逼供的办法审案,但也承认刑讯逼供的合法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主与法治不断深入人心,刑讯逼供的现象逐渐有所改观,但是由于刑讯逼供的特殊性,在当代这种现状还是大量存在。例如著名的“赵作海案”,1999年赵作海因赵

4、振晌失踪后所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而拘留,而后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赵作海死刑,缓刑2年,2010年4月30日,赵振晌的岀现直接推翻了对赵作海的判决,于是2010年5月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告赵作海无罪,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赵振晌并没有死,但司法人员却以故意杀人罪结案,这正是刑讯逼供行为所导致的恶果。据报道,赵作海被刑讯逼供长达33天,警察分3个小组连续不间断地审讯他,并作审讯过程中拿枪砸其头部。当赵作海欲揭露他们的恶劣行为时,警察人员竟危言相逼,若赵作海当庭指出他们的“酷刑”,他们会在其揭露之前设计好赵作海逃跑的情景,并将其当场予以击毙,使其百口莫辩。如此行径令人毛骨悚然!同样

5、近期媒体也有过刑讯逼供的相关报道:张高平和张辉叔侄因2003年发生的<45.19强奸致死案”获罪入狱,坐了十年冤狱后,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3月26日对此案进行再审,并宣告其二人无罪。咎此十年冤案之因,刑讯逼供无外乎是其中之一。张氏叔侄表示“有罪供述”和“指认犯罪现场”笔录都是刑讯逼供所成:为了让张辉认罪,袁指挥另外两个人对其进行殴打。张辉每次提审回来,都要对袁复述,说'错'了就被打,次日按'正确'的说。'指认现场'之前,袁连芳连夜给他画'线路图',让他记牢,张辉据图'指认'了三次才'正确由以上案例可知,自古以来我国便存在大量的刑讯逼供行为,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不断健全的社会,刑

6、讯逼供仍然是造成大量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刑讯逼供现象泛滥,行为残忍,直接危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我国刑讯逼供现状令人尤为担忧,对刑讯逼供的诊治任重道远。二、我国刑讯逼供现状的原因浅析(-)刑讯逼供现状的原因关于刑讯逼供现象的原因,很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探讨。美国耶鲁大学法学家JohnH.Langbein在他的《对抗式形式审判的起源》一书中提到:刑讯逼供这种卑劣的手段之所以有持久的生命力,其原因在于它可以避免有关证据的正式法律制度免于崩溃的危险。”中国学者李璞在其《浅析刑讯逼供的原因及对策》论文中谈到造成刑讯逼供现状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根源是取证过程中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7、其二,直接原因是诉讼制度的不健全,如司法机关对口供的盲目崇拜与追求,审讯方式的隐秘性为其提供生存的土壤等等;其三,侦查人员普遍素质低下为其提供主观条件;其四,侦查技术水平低下,装备落后等等。笔者十分赞成上述学者的观点,但想在此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详细说明口供与刑讯逼供罪的量刑对刑讯逼供现状的影响。(二)口供的特殊作用对刑讯逼供的诱发在证据的发展史中,口供最为一致古老的证据来源,在司法实践中,口供受到一贯的重视,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