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

ID:46742513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_第1页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_第2页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_第3页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_第4页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杨少山临证诊治经验探究关键词:杨少山;名医经验;亚健康状态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1-2231-02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体质状态,是由健康向疾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有报道当今世界约有50%〜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上升。杨少山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的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老年杂病、脾胃病等。笔者有幸随杨师侍

2、诊多年,现将其论治亚健康状态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阴虚为本主张养阴抑阳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阴阳失衡即可产生亚健康状态,乃至疾病发生。然杨师认为,现代人一生中阴阳之间多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矛盾状态,因此指出亚健康状态的基本病机为阴虚阳亢,治疗宜养阴抑阳。究其原因有三:1)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杨师指出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阴精难成易亏,不与阳气相配,在人的生长衰老过程中,阴精只有在青壮年时期才相对亢盛,而幼稚与垂暮之年阴精皆不足,故阴与阳比较,则阴不足而阳有余;2)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杨

3、师指出,现代社会使人更多的需要面对激烈竞争、生活紧张、工作单调、经济状况低下、家庭婚姻不稳定、人际关系复杂、各种利益冲突等困境,致使不良情绪长期刺激,如紧张、压力、愤怒、忧思、惊恐等情志因素可直接导致发源于肝肾之相火妄动,阴精耗损,势必加剧“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发生;3)人之阴阳动静,动多而静少:杨师认为自然界离不开动与静,阴与阳两个方面,两者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动是基本的、主要的,是化生万物的主体。对人体而言,亦是如此,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往往动多而静少,“动易而静难”,由于人之情欲无涯,所以人的一生相火妄动、耗伤阴精的病变时常发生。而祖国医学认为,

4、脏腑之阴精,虽各不相同,然肾藏一身真阴真阳,肾阴对全身脏腑组织均有滋养濡润作用;五脏六腑之阴除充养本脏腑之外,余者又不断归藏于肾,以充养真阴,故人之阴精之源总归于肾。总之,杨师认为现代人肾中阴精难于充足,而相火易于妄动,故保持肾中阴精充足,勿使相火妄动,亦即养阴抑阳,乃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键所在。临证主张甘寒滋阴之剂补益肝肾阴精,常选用枸杞子、杭白芍、石斛、麦冬、北沙参、炙龟板、炙鳖甲等,配合明天麻、钩藤、川连等抑阳泻火之剂,同时强调当慎用如首乌、生地、熟地、黄精、山茱萸等滋阴重剂,以防滋腻碍伤脾胃之运。另外,据“无阳则阴无以化,善补阴者当阳中求阴”之意,常在滋阴填精基础上酌

5、情配以少量温补肾阳之药,如杜仲、狗脊等温而不燥之剂,慎用补骨脂、鹿角胶、淫羊翟、仙茅、肉茨蓉等温燥之剂,力避桂、附等大辛大热之品,恐有耗损真精之虞。2肝郁为标重视理气解郁肾为水脏,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肝为刚脏,主藏血,体阴而用阳;生理上肝之筋膜须赖肾水濡养方能和柔活力;且肾水充足,藏于肝肾之相火方不致妄动,从而保持肝的正常疏泄功能,保证全身气机畅达,五脏安生。若肾水不足,肝的疏泄调节则易不及,致肝气郁结不行,加之人的一生经常会遇到如忧思等情志因素,故而常表现为精神恍惚、抑郁寡欢、喜怒无常、两胁、乳房、冃月完胀痛不适等肝气郁结症状。同时肝失疏泄,则全身气机受阻,使五脏皆受其害

6、;肝为“五脏六腑之贼”,一旦为病,常殃及其他脏腑,正如《知医必辨》所云:“人之五脏,为肝易动而难静,其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即延及它脏”O因此,杨师认为肾阴亏损是导致肝失疏泄之本,然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又会加重阴精亏损,且易波及它脏,继而导致亚健康状态临床症状层出不穷,故此主张重视疏肝理气解郁。临证常选用柴胡、香附、佛手片、绿梅花、玫瑰花、淮小麦等药物,且同时必配杭白芍,以防理气伤及阴血;并慎用青皮、枳实等破气之品,以防耗伤正气。元气不足为标主张“清养”脾杨师认为阴精亏损虽可直接造成元气耗伤,然人身之阴阳、气血、脏腑之翰旋升降,又全赖脾胃元气之滋养运化,正如《丹溪

7、心法》云“是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为无病之人”;加之现代社会因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常嗜食髙热量、高脂肪食物,或偏食鱼虾等酸性食物,或不食早餐,或酗酒等,均可直接伤及脾胃,造成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以致糟粕浊邪内停,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十分重视脾胃功能的协调,临证无论养生或治病均把补益脾胃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脾胃元气耗伤,必加重阴精亏损,而致亚健康症状缠绵难愈。同时认为“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气,清和则能运”故临证主张脾胃元气当“清养”,不宜辛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