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怀旧现象

浅论怀旧现象

ID:46745077

大小:6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怀旧现象_第1页
浅论怀旧现象_第2页
浅论怀旧现象_第3页
浅论怀旧现象_第4页
浅论怀旧现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怀旧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怀旧现象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自上个世纪末至今,一种怀旧之风却日渐盛行。人们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时候却集体“向后看”,开始怀念旧时光。本文简单讲述了怀旧的定义、怀旧的对象、以及从自然环境恶化、集体无意识、传统价值观缺失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了怀旧的原因,简单分析了怀旧这种文化现象。关键词:怀旧;集体无意识;传统价值观;自然环境无论古今,怀IH都是一种相当普遍、常见的现象。有的时候这是一种情绪、有的时候是一种哲学、有的时候是一种生活,而在当下,它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时尚。从上个世纪末至今,怀

2、旧Z风盛行,歌曲《李蕾与韩梅梅》在80后当中广为流传、诸如《老男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青春》这类怀旧影片票房大卖。那么怀旧所怀念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怀IH呢?一、怀旧的定义在《TheFutureofNostalgia》一书中,SvetlanaBoymMNostalgia进行了如下的词源分析,怀旧这个词表示对过往那种向往切盼之情,常常以理想化形式出现。这个词源于两个希腊词根的组合,一个是nostos,是返乡的意思。另外一个词根是algos,意思是痛苦,烦恼。最开始,它是用在医学上来形容一种抑郁病症,而进入现代以后,它开始成为

3、浪漫主义运动所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也就是说,怀旧从经历了从一个由生理病症转变为心理情绪再变为文化情怀的过程。怀旧的主体是人类自身,而对象是过去的人事,比如过去流行的歌曲、儿时的伙伴、当时流行的歌手、照片、画报之类。在现代社会中,怀旧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救赎。重温旧日的梦想,遁入过去生活的单纯安逸,怀旧主体就是要借助这种精神上的回返排除现实世界对自身的异己感。这是一种维持心灵平衡的契机,怀旧主体通过回想历史而再次拥有了历史,使紧张疲惫的灵魂游移于过去和现在之间,形成对自身的缓冲①所以,止如大家所见,失意者和长者怀旧居多,因为人在壮年时期顺风顺

4、水云游四方,而家乡、过去在这些时候倒成了一种精神负担。只有当失意、心灰时才会想起故乡,想起过去。“实际上,怀旧更多的是人与社会交往时所产生的一种回归意识,就像小孩一方面希槊长大,但另一方面乂不愿意长大一样。人一方面在不停地追求现代物质,但另一方面又在假想屮不断返回美好童年和故园。”②总的来说,怀旧是人类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它是怀旧主体利用过去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方式,从过去入手来平衡当前的现状与内心的极大差距。它由个人想象与现实境遇的冲突所引起,而人或动物的本能就是在血对自身无法抵御的冲突时寻求外界保护。怀旧这种行为正是人通过精神上的回返

5、、故乡替代性地满足怀旧主体在现实中渴望但却无法得到的爱、温暖、安全。二、什么是“IH”,即怀IH主体真正所怀念的是什么?“初看上去,怀旧是对某一个地方的怀想,但是实际上是对一个不同时代的怀想一一我们的童年时代,我们梦幻中更为缓慢的节奏。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看,怀旧是对于现代的时间概念、历史和进步的时间概念的叛逆。”③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将“家园”“故乡”视为问题的答案。从表象上看,怀旧的主体确实是由这些组成,但事实上,怀旧的主题远没有那么简单。比如,现代人怀念故乡山川、故乡的吊脚楼,但全国遍地开花的“古镇”“古街”为什么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怀旧

6、情绪以及所谓的乡愁?或者抛弄一切,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那所谓的乡愁就可以解决?显然,现代人的思乡病、怀旧病并非实体意义上的故乡能够解决的,老照片或者老歌曲也不能将这种现代病一网打尽。故乡也好,老照片也罢,统统都是表象,都仅仅是现代人的精神寄托。“全世界的怀旧者都觉得很难准确的说出他们到底向往什么:是某一个神圣的地点,抑或另外一个时期,还是某种更好的生活。怀旧的引人入迷的对象,众所周知是难以把握的。”④所有的都是一个符号,它们具有相同的含义一一过去的美好时光以及怀旧主体在当时所感受到的安全、温暖、和谐、美好。因为过去的吋光是回不去的,所以现

7、代人通过这样一些过去的事物,或者复制品来进行“意淫”,也就是说,现代人的怀IH或者“返乡”仅仅是精神层面的重返家园,而这个精神层面的“家园”真正所指向的是人类记忆中的那种自然和谐纯真,人类处于的身心统一的本原状态,而这样一种最初的本原状态所带给人的温暖与安全感止如家给我们每个人的感受一样。这种本原状态,亦即怀旧的“旧”大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自然环境与自然属性,与人为的坏境和属性相对;2,“以古希腊社会为代表的本真存在,其特点是精神与对象的圆融统一,人与时空的和谐相处,人的未受文明玷污的纯真本性,未遭科技改造加工过的古朴自然的生活

8、环境;3,以艺术为代表的感性世界和美,与注重计算估量和理智的科技理性相对,也与被现代理性精神浸染和遮蔽了的哲学相对;4,以童年为代表,身心统一的人本身的本原状态,与被现代文明所压抑的人的异化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