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

ID:46746584

大小:7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_第1页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_第2页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_第3页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_第4页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王沂孙词中的“梅花”意象摘要:王沂孙是宋末元初的著名词人,最工于咏物,其屮又尤以“梅花”意象最为常见。词人频繁地使用这一意象,当有其原因所在。木文从此视角为切入点,试图揭示出王词中“梅花”意象的多重内涵。关键词:“梅花”意象芳菲相思家国之痛王沂孙是南宋末年的著名词人,生平不详,作甜传世者仅冇《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一卷,共64首,其中咏物词就有34首。他的咏物词在词坛上,享有极高的地位。陈廷焯曾说过:“咏物词至王碧山,可谓空绝古今。”而在这些咏物词中,又以梅花为主要意象。在《花外集》中,仅以梅花为题的词

2、作就有8首,分别是《花犯•苔梅》、《疏影•咏梅影》、《一萼红•石屋探梅》、《一萼红•红梅》二首、《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西江月•为赵元父赋雪梅图》、《一萼红•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涉及到梅花意象的有15首,两者合起来有23首Z多。陈廷焯说:“碧山咏梅最多,篇篇皆有寓意,出入'风''骚'高不可及(《词则•大雅集》卷四)王沂孙如此咏梅爱梅,这与梅花高洁自芳的特质同词人的身世有深切的构联。通过梅这一独特物象,发不容己之情,寄托故国之感。因此,研究王沂孙的梅花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从而更进一步

3、地走近词人。一、一信东风:梅花的时序标志“一信东风,再约着、红腮青眼。”(《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古时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侯,共二十四侯,每侯应一种花信。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一信东风”指第一花信来,梅花将开。萧纲《梅花赋》「年归气新,摇云动尘。梅花特早,偏能识春。……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梅花作为时序标志历来是风雅文人吟咏的对象。南朝咏梅诗正式出现,如萧绎《咏梅诗九“梅含今春树,还临先口池。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鲍照《代春日行》:“梅

4、始发,桃始荣。”吴均《春咏诗九“春从何处來,拂水复惊梅。”都是抓住梅花开放于年尾年头的特点。“数东风,二十四番,儿番误了西园宴。”(《锁窗寒•春思》)“落梅飞尽”(《锁春寒•春寒》)“那回已成飞梅去”(《锁春寒》),王沂孙也不例外,用这花开时序的梅花一年又一年的盛开,來怀念当年的盛世繁华和友人的诗词侣和的欢畅。以《三姝媚•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为例:“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别人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彩袖乌

5、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一信东风,再约着、红腮青眼。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南宋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王沂孙多有交游唱和。度宗咸淳十年(1274)碧山在杭州孤山别周密。次年冬在会稽和草窗相会。又次冬别草窗去临安。宋亡后曾在古都临安与周密宴游唱和。王沂孙离开临安时,周密赋《三姝媚•送圣与还越》,此为王和韵。王沂孙和周密同是宋末元初的遗民词人,和张炎、赵元任、陈恕可、唐饪、李彭老、王易简等人交游。而这些人人多前期生活于湖山吟赏、诗酒唱和的宋亡前,然后一同经历南宋灭亡,体验着国破家亡、身世飘零的痛苦。他们在新朝

6、统治下过着苟延残喘的遗民生活,感受看今昔对比故国不再的伤感,忍受着元朝统治者对文人志士的破害。于是只能通过诗词咏物赋兴曲折表达自己心里千折百回、沉郁哀痛的家国之思、亡国之痛。在这首词里,梅花对词人来说,不仅是春的使者,更是触发他感伤沉痛思绪的导火索。正是萧索的冬天,万物萧条,只有梅花述在凌寒盛开。词人与老友相见,两人皆已不复当年英姿,“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而相聚不久,即要分别,心中之愁闷可以想见。梅花年年盛开,时光一天天无情流逝,而词人青春早已不在,不仅如此,国势也在一天天衰微,已是覆亡之际,而能理解词人心中

7、幽愤的,却只有"断歌幽婉”。在这首词中,词人不仅仅是因梅生情,更是以梅寄意,以纤小的梅花來抒发自己的无尽忧思。二、梅花争白:梅花的芳菲特征“休被梅花争白,好夸奇斗巧,早遍琼枝。”(《声声慢•催雪》)吕木中《踏莎行》词:“雪似梅屁,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色白是梅花最重要的芳菲特征。在有关描写中,梅花与雪的联系和比较是比较常见的,这主要是梅色之口与口雪颜色相似,口梅开与雪落的季节特征一致。梅花色彩素淡,在三春芳菲宅紫嫣红屮最不出色,但擅在冇香。卢梅坡《雪梅二首》诗:“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搁笔费平章。梅须逊雪三分

8、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是一年初春,“念前事”花开光景却“不似如今”。“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口更多阴?”(《一萼红•初春怀旧》)看王沂孙词若单单看梅屁的外在“写形”的芳菲特征,就失了南宋咏物词意在言外、深厚曲折的美感。“清致,悄无似。有照水一枝,已搀着意。误几度凭栏,莫愁凝睇。应是梨花梦好,未肯放、东风来人世。待翠管、吹破苍茫,看取玉壶天地。”(《无闷•雪意》)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