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ID:46784068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_第1页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_第2页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作川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人亮点,2008年19套试港有11套对其进行了考查。纵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面切入:一、开头作用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风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如: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乂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口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

2、作铺热;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以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乂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梨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來”,自然引出下文“炉火”,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二、结尾作用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

3、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例3.(2008年全国卷I笫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例4.(2007年全国卷I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耍分析。2()08年全国港I的材料是《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川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I的材料是《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写“戈壁石”的作川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人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

4、化对人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岀“到大西北去”的主旨。三、过渡作用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冋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All: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而,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口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有吋,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种方式接近

5、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四、线索作川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爭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例7.(2005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例&(2007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冋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

6、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沖以考虑。江西卷答案可拟为:“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焦虑”“忧虑”相呼应,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乂呼应了文章丄题。福建卷答案应是:落叶既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五、人称作用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样式,如:例9.(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魯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

7、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我”的形象与作丿U。例10.(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冋答此类问题,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川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川笫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牛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口如。据此,浙江

8、卷“我”的作用为:“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