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ID:46788119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5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给予电针及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每日2次,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患者在症状、体征上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8例患者屮,治愈25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8%。结论电针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法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关键词】电针中药离子导入神经根型

2、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681.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93-01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使用电脑、驾车、用高枕、唾软床等诸多因索,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多见的一型,是各种原因使颈神经根受压所致的病症,临床表现以颈项肩臂疼痛为主,伴颈项神经窜痛呈针刺样或过电样麻痛,常向肢体远端放射,颈部活动受限,上肢沉重无力等。临床上,多采用针灸、推拿、牵引、理疗、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但单一的治

3、疗方法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笔者根据神经根烈颈椎病的特点,辨证施治,采用电针结合屮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来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苴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年。2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2.2四医诊断标准参照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订的颈椎病诊断及分型标准[2]。1.3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西医诊断标准;

4、②年龄在15-70岁之间,性别不限;③患者同意治疗,积极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脑、肺、肝、肾、血液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损伤者;④有严重精神症状者;⑤病变局部皮肤有破损者;@CT显示病变节段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及椎体融合者。2治疗方法2.1电针疗法1.1选穴病变颈椎双侧夹脊穴、风池、肩井、崩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及大椎穴。3.1.2操作方法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后,用0.25X40mm安迪牌无菌针灸针刺入所选穴位,得气后平补平泻,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然后连接K

5、WD-808-II型电麻仪,电针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调节电流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治疗20min,每日2次,15R为1疗程。2.2中药离了导入3.2.1方药组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续断、桑寄生、黄瓜籽各30g。2.2.2操作方法上述中药加水1000ml,浸泡30分钟,煮沸后文火继续煎煮1小时,倒出约液,用两块大小为5cmX5cm>4层厚的纱布浸泡于药液中,稍捏干,以不滴药液为度,嘱患者俯卧位,将浸有药液的纱布分别放至双侧风池中间部位及大椎穴,连接DZ-A电脑智能治疗仪,止极放于双侧风池中间的纱布上,负极放于

6、大椎穴处的纱布上,上压沙袋,接通电源,电流量大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治疗20min,每日2次,15日为1疗程。3疗效观察3.1效评定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具体内容为:治愈:疼痛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恢复正常,能参加劳动和工作;显效:疼痛基木消失,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明显好转,可参加劳动和工作,但劳累后头颈部仍感轻度不适;好转:疼痛缓解,感觉、反射、肌力等体征有所恢复,只能参加…般劳动和工作;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改善。3.2治疗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58例患者中,

7、治愈25例,显效18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38%o4小结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其发病率之首。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取病变部位夹脊穴、风池、大椎等局部穴位,可激发经络之气,活血通络,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属经取穴,抑制疼痛信息及伤害性刺激的传导,电针疏波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缓解局部肌肉痉挛。而中药离了导入法既能发挥药物的作用又兼具理疗作用,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因此,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法对本病可以起到协同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

8、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2.2.孙字,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12.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