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漏洞的填补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

ID:46828019

大小:20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8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_第1页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_第2页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_第3页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_第4页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法律漏洞的填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法律漏洞的填补课程:法律方法论指导教师:陈金钊教授姓名:2009级诉讼法学研究生扈斌论法律漏洞的填补扈斌摘要:在司法实践中,只要存在法律体系,就会存在法律漏洞。为了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司法者应该运用智慧在司法实践中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本文通过对法律漏洞的内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对法律漏洞的填补技术进行探索。关键词:法律漏洞法律漏洞的填补填补技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的判决会影响到当事人一生的命运与幸福。当事人之所以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愿意求救于法律,接受法院的裁决,主要是基于对法官依法审判的信仰。如果法官可以不依法审判,则人民守法的动机将荡然无存,和谐的社会秩序也必将

2、受到侵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公正审判的核心就是法官依法审判,使公民能稳定的遵守法律的预期。但是,法官若要在一切案件中都能严格依法判决,必须存在一个前提:即现有法律体系必须极端完善,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全部;这样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只需要套用法律即可。显然,任何一个法律人都清楚,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法律漏洞的法律体系是不存在的。法律必然存在漏洞。因为,即使再谨慎制定的法律,也不能对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所有事件都提供答案。这样,司法实践中就出现了一对矛盾,即法官必须依法审判与法律必然存在漏洞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一矛盾解决方法,刑事审判可以依照罪刑法定原则来解决;但民事审判却不能因为

3、无法律规定而驳回诉求,而只能承认在民事审判的个案中,法官有填补法律漏洞的权限。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法律漏洞的填补,主要是就民事审判实践而言的。基于此,本文论述的法律漏洞填补也主要立足于民事审判实践。一、法律漏洞的内涵分析法律漏洞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正如拉伦茨所讲:“大家日益承认,无论如何审慎从事的法律,其仍然不能对所有——属于该法律规整范围,并且需要规整的——事件提供答案,换言之,法律必然‘有漏洞’。”法律制定于过去,适用于现在,预测于未来。尽管法律在制定时就存在着一定的前瞻性,但毕竟只是预测。法律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包罗社会生活的千变万化,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更是使法律

4、对其望洋兴叹。立法者的认知能力有限,难免挂一漏万是法律漏洞存在的另一方面原因。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对其应调整的社会关系应有最大程度的涵盖。其实,法律的每一次修改,都意味着对法律漏洞的补充。再者,语言作为法律的载体,其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也导致法律漏洞不可避免。(一)法律漏洞的概念根据梁慧星先生的定义,法律漏洞是指:现行法体系上存在的影响法律功能,且违反立法意图的不完全性。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这个概念有以下几个要点:其一,不完全性。即现行法律欠缺对当下案件事实类型的规范。其二,缺陷的存在影响法律应有的功能。有些法律漏洞的存在并不影响法律功

5、能的完整性,那么它并不是真正功能意义上的法律漏洞。其三,缺陷的存在违反立法意图。法律的制定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规范意图,而法律漏洞的出现对于理想中的立法意图本身构成了一种损害。(二)法律漏洞的类型对于法律漏洞的分类,依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参照梁慧星先生在《民法解释学》中的介绍,德国学者对法律漏洞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法的漏洞与制定法漏洞。2.明显漏洞与隐含漏洞。3.原始漏洞与后发漏洞。4.认知的漏洞与未认知的漏洞。5.部分漏洞与全部漏洞。6.禁止拒绝审判式漏洞、目的漏洞及原则漏洞。上述几种分类都是从某一个角度的分类,未必全面,但在实践的漏洞填补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

6、的漏洞类型加以借鉴。也有学者认为,既然司法实践的主要任务是填补法律漏洞,那么从法律漏洞填补角度划分法律漏洞才最具意义。就法律漏洞填补时的思考习惯来说,首先应当考虑立法时这一法律体系整体的立法意图,这样才能切中要害,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填补方法。按照这一标准,法律漏洞就能划分为:法律体系内的法律漏洞和法律体系外的法律漏洞。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法律体系内的法律漏洞。这主要指按照立法原意本可避免,但由于技术上的错误,导致的疏漏和矛盾。这一类的法律漏洞,可再细分为:开放的漏洞和隐藏的漏洞。其一,开放的漏洞是指按立法意图应当规定,但却

7、错误地没有规定。例如,《民法通则》第120条的规定就没有把其他权利如自由、隐私等包括在内。其二,隐藏的漏洞是指依立法意图不属该法律条文规范范围,却错误地加以规范的情形。这种情形表面不属漏洞,但实质上却同样违法立法意图,构成隐藏的漏洞。例如,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未经公司同意,不能擅自处理公司财物。但在实践中,全体股东作为合同一方处理公司财产的情形,实际上代表了公司整体的意志,如按照法律严格认定为无效,显然有悖于立法原意,这就属于隐藏的法律漏洞。(2)法律体系外的法律漏洞。它指立法原意中没有包括,但根据事物的本质和法理应当对该类型予以规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