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

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

ID:46828050

大小:19.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_第1页
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_第2页
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_第3页
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青少年自我意识问题与辅导(一)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增强   学生表现出来的情绪困惑、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其内心深处的原因是自我的迷离。自我认同感较好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体验到较强的自尊和自信,热爱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而自我认同感较差的学生,却常常体验到自卑和沮丧,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自己被人排斥,对于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模糊,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没有价值。因此,心理辅导的宗旨就在于帮助学生从朦胧的自我走向理性的自我、同一的自我。本文讨论下列问题:自卑心理辅导、自负心理辅导、依赖型人格倾向辅导和完美主义心理辅导。   一、自卑心理辅导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

2、的时候,有时自卑可能是激发你改变境遇的动力,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认为,人生一开始就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我们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例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正是患了小儿麻痹症致残,更促使他渴望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卑具有消极意义,特别是自卑到了几乎绝望的时候,产生了无助感,就不可能建立优越感。  (一)自卑心理成因分析  自卑心理,有时也称自卑感,指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及某方面的心理品质的评价偏低而产生的一种不如别人的消极自我信念。自卑强烈的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缺乏进取精神,行为退缩、孤独离群等,甚至出现自闭、自伤、自杀等极端行为

3、。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是综合性的,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这里主要分析内部心理因素。  1.自我认同危机  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常常会面临许多困境,如学习困难、害怕考试、没有朋友、自己觉得一无是处、悲观厌世等。这些困境的内在心理危机本质上是自我认同的危机。  自我认同(又称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前后一致的比较完善的意识。具体地说,自我认同感高的个体有以下人格特征: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个体;对自己常常有正向的情感体验,喜欢自己、欣赏自己;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有信心;表里同一,很少有双重人格。  自我认同是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发展任务。埃里克森指出,同一性的

4、形成是青少年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的同一性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在成长的道路上自我迷离、停滞不前。对于青少年来说,危机的焦点是身份认同的混乱,即“我是谁”的问题。由于青少年的社会角色很难确定,既不是成人也不是孩子,因此常常会产生角色混乱。  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列举了青少年在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表现:  由于身体上性生理的成熟,使他感到性冲动的压力。由于性知识的缺乏和社会的禁忌,使他对因性冲动而起的压力与困惑,不知如何处理。由于学校和社会的要求,使他对日益繁重的课业与考试成败的压力感到苦恼。在求学时只模糊地知道求学成败关系着未来,然而对未来的方向却茫然无知。儿童时期的生活多由父

5、母安排,很多事情的决定都是被动的。可是到了青少年期,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做主,而且父母也期望他有能力去选择。而青少年们自己则往往因缺乏价值判断的标准,在选择和判断时感到彷徨无措。[1]  2.性格因素  一般来说,怯弱的性格、抑郁的心境、失败的经历等都会使人产生自卑。性格比较内倾的学生在学业失败时比较容易产生自卑。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缺少信心,过分夸大自己的不足和学习困难,常常会因成绩不好而感到内疚和羞辱。自卑与自尊是密切联系的。一般来说,自尊性较强的学生在挫折情境中可能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自强不息,另一种则自卑。若能正确面对失败,便会坚持努力不息;但若把失败看作是对自尊的威胁,便会产生自

6、卑情绪。  当然,除了个人内在心理因素,还有身体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是不可忽略的。  (二)自卑心理辅导建议  以上分析了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那么,应该怎样帮助容易自卑的学生呢?  1.改变错误信念,建立客观自我评价  容易自卑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错误的信念(或者称非理性信念)。例如:“我成绩差,别人看不起,太可怕了”,把事物的负面因素无限扩大化;“我已经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差”,对自己能力的看法凝固化,这些都是思维绝对化和片面化的表现。因此,教师要视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的错误认知,挑战错误信念,建立理性信念。  2.正视挫折,合理归因  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难免遇到挫折,怎样让

7、学生从挫折中获取进步的动力,就需要帮助学生合理归因,不要把失败归结于能力不足,而应归于努力不够,进而克服自卑心理。有位林老师运用周记对学生自卑心理进行辅导,值得学习:  一位学生在几次模拟考中败下阵来,他就唉声叹气,觉得自己前途渺茫,没有什么出息了。我就在他的《心灵的告白》里抄写下了革命老人徐特立1956年对湖南第一师范学生讲的一段话:“失败是一种损失,失败后又来一个发愁、着急,不是再加上一层损失吗?  这未免太不合算了!我不干这种傻事!一个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