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ID:46862491

大小:9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8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屮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绪论中页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中页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屮医学的基木理论、基木知识和基木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木草经》(二)隋唐时期一一充实、系统化时期《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三凶记忆病证方论》宋陈

2、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温病四人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口)、吴塘(吴鞠通)、王士雄另有吴有性箸《瘟疫论》创“戾气说”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人体口身的整体性和人与口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约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1、病、症、证的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止气与Z抗争而

3、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屮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彖可以是病人杲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d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彖(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木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2、辩证与辨病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冃的;辨病是対疾病的辨析,以确处疾病的诊断为li的。辨明疾

4、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曲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冇差异界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致相同的病机,人致相同的证,故可丿1]人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來治疗金元四大家<210609327.docl/10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第一节精气学说精、气、神的概念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寒丁•宇宙之

5、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木源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棊木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插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屮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屮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血,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

6、用,是指阴阳双方具冇和互滋生、促进、和助氏的关系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牛:作ffl;阴阳互藏足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岀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兀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互和与平衡:阴阳互和,是指阴阳双方口动维持和自动恢复气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和互作用屮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

7、。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的慕本概念和吾兄学说的主要内容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源Z气分化的构成宇宙刀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木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木曰曲肓、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相生与相克:“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和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五行胜复,是指五行屮一行亢盛时(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

8、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腔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响制约和克制,乂称"反克”五行的母了相及:母病及了和了病及母210609327.doc2/l0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