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

ID:46867256

大小:110.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8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_第1页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_第2页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_第3页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_第4页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电竹溪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大峡水电站大坝注册及大坝安全鉴定(内、外观安全监测设施恢复)询价文件(编号:HZ2015011-ZX-002)第二卷技术部分询价人:国电竹溪水电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11月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大峡水电站位于湖北省竹溪县境内,距竹溪县城83km,为泗河上游一级支流泉河梯级水电开发的第三级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农业灌概、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82.70km2,占泉河流域面积的53.96%,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1.2m7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3.53亿m:i,水库总库容2038万m3。电站装机2X10MW,水库正常蓄水位565.00m

2、,死水位552.00m,死库容为407万m3,调节库容1333万m3,具有季调节性能。枢纽工程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变电站等组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570.00m,最大坝高88.0m,防浪墙顶高程570.80mo坝顶宽度6.Om,坝轴线长159.51m。溢洪道采用坝顶表孔溢流形式,堰顶高程555.00m,溢洪道分两孔,每孔净宽12m,设计最大泄量(校核洪水位时)为2433m3/so堰面采用WES型曲线,堰型下接1:0.7的直线段,反弧半径为18.5m,挑角为25°。2、工程地质大峡水电站坝址区泉河中游,河水流向北东20〜30°,为不对称的“V”型峡谷

3、,谷底宽20〜50ni,右岸边坡较陡,山体雄厚;左岸下部陡,520m高程以上逐渐变缓,因受到冲沟的切割,左岸山体显得单薄。坝址下游河道转向南东,进入宽谷地段。出露的地层是寒武〜奥陶系洞河群(丘〜0)do中下部,按岩性由老至新分五个岩组:(1)(G〜0)dol-5灰黑色薄层硅质岩与灰岩互层,层厚57.0〜100.0m;(2)(W〜0)dol-6深灰色中厚层灰岩、硅质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夹硅质岩,层厚45.0〜60.0m;(3)(丘〜0)dol-7灰黑色薄-中厚层灰岩、白云岩互层夹硅质岩,层厚50.0〜70.0m;(4)(丘〜0)do2T灰黑色含碳硅质板岩夹含碳硅质岩,层厚80.0〜95

4、.0m;(5)(丘〜0)do2-2灰黑色薄层泥质板岩与含碳硅质板岩互层,夹粉砂岩,厚度50.0〜120.0mo坝区主要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显示,泥质板岩类岩石湿抗压强度24.8〜33.6MPa,基本上属软岩,其他各类岩石抗压强度35.8〜113MP%属中硬岩〜坚硬岩。坝址位于牛头店〜老庄子背斜的北东翼。岩层呈单斜构造,倾向下游偏右岸。坝址区断层不发育,仅有4条小断层。但裂隙相对密集,致使表部岩体风化破碎。两岸无大的塌滑体,自然边坡整体是稳定的。坝址区岩溶不发育,地下水类型主要是裂隙水,其次为溶隙水,赋存在河谷两岸的岩体中,含水不丰,右岸地下水位510〜546m,左岸地下水位508〜53

5、2m,低于正常蓄水位。根据坝址区钻孔压水试验统计结果,坝址区岩体极微和微透水段(qV5Lu)占总试验段(135段)85.3%,中等和较严重透水段(q=5〜lOOLu)占14.7%。表明岩体总体透水性微弱,深部新鲜完整岩体基本上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层(q<3Lu)o但由于岩溶不均一性,致使岩体透水性不均一,局部存在溶隙及严重透水段。故绕坝渗漏是工程的主要问题之O河水和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综上所述,坝址河谷狭窄,岩石强度较高,岩溶发育程度比红岩一级电站弱,断层不发育,两岸边坡基本稳定。3、坝基地质条件河床坝基岩体为(丘〜0)dol-5硅质岩与灰岩互层,岩层走向

6、北西10〜30°,倾北东,倾角13〜24°,无断层破碎带,岩体较完整,风化较弱。大坝建基面(高程48加)位于微风化带中,岩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岩层走向与坝轴线近于正交,未发现控制性软弱结构面。河床坝基开挖到建基面时发现一个规模较大的基岩深槽,系冲刷作用形成的,其上部宽10〜15m,下部宽3〜4m,深6〜8m,自上游0+015延伸到下游0+075处。沟槽内填充石渣、砂砾和淤泥等,不能做重力坝基础。为此对沟槽采取了开挖置换处理,挖除松散填充物,用混凝土浇筑到482m高程,基本上消除了沟槽对坝基稳定的不利影响。左右岸坝基岩体除了(丘〜0)dol-5层外,还分布有(丘〜0)dol_6和(丘

7、〜0)dol_7层,岩性为灰岩、硅质条带白云岩、白云岩夹硅质岩等,岩层产状与河床段基本一致,断层不发育,岩体较完整。经开挖坝肩基础已深入到微风化带,岩体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左岸岩层倾向坡内,坝肩边坡稳定条件较好。右岸岩层倾向河床偏下游,岩层倾角较缓(13〜24°),坡体中无控制性滑面,左右岸坝肩边坡开挖坡比1:0.3,基础边坡整体是稳定的。坝基岩体存在岩溶裂隙和溶孔,为控制坝基(肩)渗流,采取了帷幕灌浆处理措施。河床坝基帷幕灌浆在上游廊道布置三排孔,孔深41m,帷幕深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