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

ID:46892765

大小:5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_第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_第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_第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_第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探析朱凤丽摘要: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农村养老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在巩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容忽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下,有必要探索出一条多层次、灵活多样的农村养老之路。发挥个人、家庭、政府、社会的协力,最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这一夙愿。关键词:挑战与机遇;分析;设想国外学者⑷-C•肖早在1981年就提出:中国将来的养老问题在农村而不定在城市。IT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了10%,老年人口75%牛活在农村。⑴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和变迁,青壮年人

2、口大规模向城镇地区转移,农村养老问题H显突出。进入新世纪,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好契机下,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备受世人关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逐渐被提上议事口程。妥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以给农村老人一个幸福安宁的晩年生活,不仅是亿力农民的福祉,也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基础和保障。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保障体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体制面临的挑战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带来的挑战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1090美元2,2004年为1269美元⑶,2005年则增至1700美元⑷。因此我国正处

3、在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质凸显的时期。体现在养老社会保障领域最突出的是,城市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成本没冇支付,养老基金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依然实行混账管理,各地养老金出现透支个人账户现象,导致空账户越来越多,养老金缺口巨大,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在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并没有普惠老白姓,其保障水平、范围也极其有限。在这一社会矛盾凸显期,农村的养老保障体制的构建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村、甚至国家稳定的大局,因此这一体制1何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农村人口的新特征带来的挑战(

4、1)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医疗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国民的平均寿命得到迅速的提高,加Z我们国家30年來计划牛育政策的实施,人口出生率锐减,人口出半率III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1年的13.4%。,无形中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⑸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从1964年的6.08%上升到2000年的10.3%,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由1964年的4.29%上升到2000年的9.2%。⑹很明显,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要大大快于整个老年人群体的增长速度。据预测,从2010年至2040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最快阶段,老年人口

5、比重平均每十年提髙3.99个PT分点,这样高的老龄化速度在世界是少见的。⑺在老龄人口中有75%的老人牛•活在农村,因此农村高、老龄化的人口特征无形中给日前和未來的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带來沉重的负担。(2)家庭结构的变迁和人口迁移中国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据调查,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的家庭人口平均数是5.26,2005年己降至3.27。家庭平均人口数的降低标志着“四二一”及“六二一”核心家庭结构的出现,这也意味着在农村屮一对青年夫妇可能同时要照顾4—6位老人,甚至8位老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來人批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方面带动

6、了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却削弱了农村家庭赡养老人的能力。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迁入城市的农民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应有的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他们在城市的牛活步履维艰,能够送给家乡老人的养老牛活费也是有限的。其至有专家认为,人口迁移引起的代际支持资源减少最终会导致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降低。⑻6"'(3)农村老年人木身经济地位的卜•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农村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村居民牛活水平提高,消费增加,商品性支出增人。在kl前我国“城乡二元结

7、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境况下,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存在着严重的“剪刀差”,造成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普遍迟缓,尤其是对那些老年人而言,精力上力不从心,在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越來越小,创收的机会也越來越少。因此农村老年人经济地位的下滑,必然对其晚年生活保障产生负面影响。1.“孝”道观念的淡化“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徳。它対维护社会稳立,保障老年人颐享天年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广人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彖,“孝”道观遭受冲击,“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盛行。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自费对全国10401名60岁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