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

ID:9704306

大小:6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5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_第1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_第2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_第3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_第4页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养老保障模式探析[论文摘要]随着银色浪潮的迅速到来,农村的养老保障问题将会凸现。探索建立介于家庭保障为主和社会养老保险为主之间的过渡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本文重点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养老保障模式,如实物换保障、老年津贴、家庭养老院、养老基金会、责任田和时间银行,认为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应该建立与地区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多样化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完成向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过渡。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养老保障 模式探析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农

2、业的弱质性和落后性,农民进一步增收中政策作用的逐渐弱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与劳动力转移等等诸多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暴露的更为明显。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由原来的政策口号逐渐演变为细节的调试。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无疑是不能忽视的。自2000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城乡养老问题,尤其关注如何解决农民养老问题。2007年1月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重从2000年的9.9增长到1

3、6.0%。相关统计表明,我国9000万农村老人中约有90%享受不到社会保障。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农保制度建设自1998年进入第三阶段以后陷入僵局,至今没有实现大的突破。我国部分地方开始新型农保试点,但全国性政策试点尚未开始。就现有形势来看,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想要完全解决,将十分困难。  城市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发展,已初步形成体系。但是想要把农村的养老保障与城市的养老保险实现对接,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在资金筹集、管理机构和基金监管与保值增值等诸多方面两者很难一致。立足国情,虽然在近期

4、就建立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的养老保障体制是不现实的,但如何切实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也是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切实有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以,结合新农村建

5、设中出现的一些典型模式,有针对性地探讨农村养老保障的运行机制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二、过渡阶段养老保障模式探析  (一)城市化进程中养老保障模式  根据城市化进程推进导致的农民分化,可以将农民的养老保障区分为土地换保障、产品换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换保障和商品股权换保障四种。  1.土地换保障。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又是最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征地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量的农地将转化为工业用地。若照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将出现约1亿失地农民,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以土地换保障

6、是近几年实行效果较好的针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模式。这一办法主要适用于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及城市周边因为城市工业扩张而征用农民土地的地区。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可以分为:  第一种是把失地补偿金、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和个人出资作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统一纳入城市社会保险,把农民转化为市民。但这种方式是以对农民失去土地进行年度性、持续性的经济补偿为前提的,即失地补偿金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补贴部分需要每年追加投入。另外由于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个人出资有难度。  第二种是根据土地市场的供求状况、土地对农民保障程度的大小和土地的潜在价值等方面进

7、行测算,一次性给付农民失地补偿金。这种方式在测算指标、工具的选取等细节方面很不完善,导致各个地方补偿标准差距很大。  第三种是非货币性补偿。不同于上面两种,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体现在住房、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等方面。但是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2.产品换保障。这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障司的卢海元(2004)提出的一种针对纯农民的养老保障模式。具体制度设计是,第一,在不额外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由农民定额缴纳其粮食产量的20%左右作为保险费;第二,政府通过调整现行政策目标,把部分用于粮食流通环节(保护价收购等)的低效补

8、贴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以对实行产品换保障计划的农产品进行定额补贴的方式,主要用于支持参加并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的农民。这种设计将农产品这一潜在的社会保障资源变为现实的社会保障资源,以创新农民补贴的特殊方式承担制度建设的财政责任,达到调动农民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