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ID:46936298

大小:680.0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11-30

上传者:简单2019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題,毎小题2分,共计20分.毎小題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  )A.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B.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C.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PD.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Mg2+、Al3+、NO3﹣、ClO﹣B.与Al反应能放H2的溶液中:Na+、Cu2+、NO3﹣、I﹣C.0.1mol•L﹣1Na2CO3溶液中:NH4+、K+、SO42﹣、Cl﹣D.=1×1012的溶液中:Ca2+、Na+、SiO32﹣、HCO3﹣4.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C.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消毒B.木炭具有还原性,用于制冰箱除味剂C.氧化铝具有两性,用于工业冶炼铝单质D.氯化铁溶液呈酸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6.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Fe3O4+2H2↑+4Na↑”生产金属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元素Y的核电荷数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的单质均具有较高的熔沸点B.Z、W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有含有共价键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X、Y、Z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W、Y、X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Cl(aq)NaHCO3(s)Na2CO3(s) B.CuCl2Cu(OH)2CuC.AlNaAlO2(aq)NaAlO2(s)D.MgO(s)Mg(NO3)2(aq)Mg(s)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Ag(NH3)2NO3溶液中加人盐酸:Ag(NH3)++2H+═Ag++2NH4+B.向Na202中加人足量水:2Na202+2H20═4Na++40H﹣+0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0H﹣═Al(0H)3↓D.向Ca(HC03)2溶液中加入澄淸石灰水:Ca2++2HC03﹣+20H﹣═CaC03↓+C032﹣+2H20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1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L,pH随lgV的变化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选项,之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aC2(s)+N2(g)=CaCN2(s)+C(s)能自发进行,是因为△H<0 B.若电工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会导致铜线更快被氧化C.向水中加入NaHCO3或NaHSO4固体后,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D.对于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加入稀硫酸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合成药物异搏定路线中某一步骤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B.物质Y中只含1个手性碳原子C.物质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3.科学家通过探寻矿物X推测外星球上是否曾经存在水.某兴趣小组为分析矿物X中的常见离子,将其溶于稀硝酸,并将所得溶液进行实验,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说明矿物X中含K+B.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说明矿物X中含NH4+C.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矿物X中含Fe3+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矿物X中含SO42﹣14.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c(H2C2O4)+c(HC2O4﹣)=c(OH﹣)B.点②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2﹣)=c(Na+)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0Cl2(g),其中容器I中5min时到达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起始物成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两/mol容器编马COCl2COCl2COCl2Ⅰ5001.01.000.8Ⅱ5001.0a00.5Ⅲ6000.50.50.507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mol•L﹣1•min﹣1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molD.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0.8mol,Cl20.8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 三、非选择题(共80分}16.以炼锌厂的烟道灰(主要成分为ZnO,另含少量Fe2O3、CuO、SiO2、MnO等)为原料可生产草酸锌晶体(ZnC2O4•2H2O). 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氢氧化物Fe(OH)3Fe(OH)2Cu(OH)2Zn(OH)2开始沉淀的pH1.56.54.25.4沉淀完全的pH3.39.76.78.2请问答下列问题:(1)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  .(2)除锰过程中产生MnO(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3)①除铁(部分Cu2+可能被除去)时加入ZnO控制反应液pH的范围为  .②上述流程中除铁与除铜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除铁率会减小,其原因是  .(4)若沉淀过程采用Na2C2O4代替(NH4)2C2O4生产草酸锌晶体,合理的加料方式是  .(5)将草酸锌晶体加热分解可得到一种纳米材料.加热过程中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300℃~46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化合物G是一种治疗认知障碍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化合物A、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和  .(2)由B→C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氨基.(4)已知:RCNRCH2NH2,请写出以和CH3CH2Cl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CH2=CH2CH3CH2Cl.18.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若用NO2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①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②若有标准状况下2.24LNO2被吸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H+为  mol.(2)某小组在右室装有10L0.2mol•L﹣1硝酸,用含NO和NO2(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的废气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①实验前,配制10L0.2mol•L﹣1硝酸溶液需量取  mL的密度为1.4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②电解过程中,有部分NO转化为HNO2,实验结束时,测得右室溶液中含3molHNO3、0.1molHNO2,同时左室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8LH2.计算原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假设尾气中不含氮氧化物,写出计算过程). 19.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  取20.00mL次氯酸溶液,  .(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20.利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O2(g)+NH3•H2O(aq)=NH4HSO3(aq)△H1=akJ•mol﹣1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kJ•mol﹣1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kJ•mol﹣1(1)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 O(l)的△H=  kJ•mol﹣1.(2)空气氧化(NH4)2SO3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超过60℃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3)以磷石膏废渣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使硫资源获得二次利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SO42﹣(aq)+CaCO3(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已知Ksp(CaCO3)=2.9×10﹣9,Ksp(CaSO4)=9.1×10﹣6](4)(NH4)2S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研究硫酸铵的分解机理有利于对磷石膏的开发.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写出该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③(NH4)2SO4是工业制备K2SO4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乙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设计思路:  .  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A.《物质结构与性质》21.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元素Z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1)Y与Z可形成多种化合物.①元素Y与Z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用元素符号描述).②离子ZY32﹣的空间构型为  (用文字描述).③写出一种与ZY2互为等电子体的氧化物分子的化学式  .(2)Y的氢化物(H2Y)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Z,其原因是  .(3)含X2+的溶液与KCN、氨水反应可得到化合物K3[X(CN)5(NH3)].①基态X2+的电子排布式是  .②1mol配合物K3[X(CN)5(NH3)]中含σ键的数目为  .(4)右图为X与Z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 B.《实验化学》22.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取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合成反应如下: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名称相对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水乙醚苯甲醛1.04﹣26179.6微溶易溶苯甲酸1.27122.124925℃微溶,95℃可溶易溶 苯甲醇1.04﹣15.3205.7微溶易溶乙醚0.71﹣116.334.6不溶﹣﹣实验流程如下:(1)萃取时苯甲醇在分液漏斗的  (填“上”或“下”)层,分液漏斗振摇过程中需慢慢开启旋塞几次,其原因是  .(2)用NaHSO3溶液、10%Na2CO3溶液、H2O洗涤乙醚层.①用10%Na2CO3溶液洗涤目的是  .②操作Ⅰ名称是  .(3)抽滤操作结束时先后进行的操作是  .(4)提纯粗产品乙的实验方法为  .  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題,毎小题2分,共计20分.毎小題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  )A.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B.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C.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提高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液化技术,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C.难降解塑料的使用能引起白色污染;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解答】解:A.提高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液化技术,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A不选;B.运用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分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B选;C.难降解塑料的使用能引起白色污染,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选;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D不选; 故选:B.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氮气的电子式: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PD.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CH2【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电子式中氮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要画出;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2个电子已经失去;C、P为15号元素,质子数为15;D、丙烯中的官能团碳碳双键不能省略.【解答】解:A、电子式中氮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要画出,故A正确;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的2个电子已经失去,最外层排8个电子,故B错误;C、P为15号元素,质子数为15,故C错误;D、丙烯中的官能团碳碳双键不能省略,应为CH3CH=CH2.故选:A.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Mg2+、Al3+、NO3﹣、ClO﹣B.与Al反应能放H2的溶液中:Na+、Cu2+、NO3﹣、I﹣C.0.1mol•L﹣1Na2CO3溶液中:NH4+、K+、SO42﹣、Cl﹣D.=1×1012的溶液中:Ca2+、Na+、SiO32﹣、HC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B.与Al反应能放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D.=1×1012的溶液,显酸性.【解答】解: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Mg2+、Al3+,故A错误;B.与Al反应能放H2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酸溶液中NO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存在Cu2+,故B错误;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正确;D.=1×1012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SiO32﹣、HCO3﹣,故D错误;故选C. 4.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B.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C.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D.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B.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C.转移液体需要引流;D.溶液蒸发浓缩可以用烧杯. 【解答】解:A.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C.转移液体需要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故C错误;D.溶液蒸发浓缩用烧杯,故D正确.故选D.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消毒B.木炭具有还原性,用于制冰箱除味剂C.氧化铝具有两性,用于工业冶炼铝单质D.氯化铁溶液呈酸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A.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B.木炭具有吸附性;C.Al为活泼金属,利用电解法冶炼;D.Cu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具有强氧化性可杀菌消毒,则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消毒,故A正确;B.木炭具有吸附性,则用于制冰箱除味剂,与其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C.Al为活泼金属,利用电解法冶炼,则工业上电解氧化铝冶炼铝单质,与其两性无关,故C错误;D.Cu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用于蚀刻铜电路板,与水解显酸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A. 6.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Fe3O4+2H2↑+4Na↑”生产金属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氧化性比钠强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不能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两者都被吸引;B、钠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还原性比钠强;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为4mol.【解答】解:A、不能用磁铁可以将Fe与Fe3O4分离,两者都被吸引,所以不能用磁铁将Fe与Fe3O4分离,故A错误;B、钠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B错误;C、该反应条件下铁的还原性比钠强,而不是氧化性,故C错误;D、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为4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故D正确;故选D. 7.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元素Y的核电荷数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的单质均具有较高的熔沸点B.Z、W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有含有共价键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X、Y、Z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W、Y、X【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则X为C元素;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处于II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则Z为Mg;元素Y的核电荷数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于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7,则Y的原子序数大于碳、小于Mg,则Y为N元素、W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物质的结构性质判断.【解答】 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则X为C元素;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2价,处于IIA族,原子序数大于碳,则Z为Mg;元素Y的核电荷数等于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由于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7,则Y的原子序数大于碳、小于Mg,则Y为N元素、W为Cl元素.A.Y单质氮气,熔沸点很低,故A错误;B.Z、W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只含有离子键,包含共价键,故B错误;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Z(Mg)>X(C)>Y(N),故C错误;D.W、Y、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高氯酸、硝酸、碳酸,酸性由强到弱,故D正确.故选:D. 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Cl(aq)NaHCO3(s)Na2CO3(s)B.CuCl2Cu(OH)2CuC.AlNaAlO2(aq)NaAlO2(s)D.MgO(s)Mg(NO3)2(aq)Mg(s)【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铝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A、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B、与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然后蒸发结晶;D、电解Mg(NO3)2(aq)得到氢氧化镁,而得不到单质镁.【解答】解:A、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NaHCO3,加热NaHCO3 分解生成碳酸钠,在碱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大,中性条件下不能产生足够的碳酸氢根离子,故A错误;B、与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而不是单质铜,故B错误;C、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然后在碱性溶液中蒸发结晶,得到偏铝酸钠固体,故C正确;D、电解Mg(NO3)2(aq)得到氢氧化镁,而得不到单质镁,故D错误;故选C.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Ag(NH3)2NO3溶液中加人盐酸:Ag(NH3)++2H+═Ag++2NH4+B.向Na202中加人足量水:2Na202+2H20═4Na++40H﹣+0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0H﹣═Al(0H)3↓D.向Ca(HC03)2溶液中加入澄淸石灰水:Ca2++2HC03﹣+20H﹣═CaC03↓+C032﹣+2H20【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氯离子能够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不能拆开;D.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会剩余碳酸根离子.【解答】解:A.向Ag(NH3)2NO3溶液中加人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Ag(NH3)2++2H+═2NH4++AgCl↓,故A错误;B.向Na202中加人足量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40H﹣+02↑,故B正确;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一水合氨小于保留分子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向Ca(HC03)2溶液中加入澄淸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HC03﹣+0H﹣═CaC03↓+H20,故D错误;故选B.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1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L,pH随lgV的变化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分析】A.加水稀释10n倍,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变化小于n个单位;B.升温促进水电离,Kw增大;C.增大氢气的浓度,提高氮气的转化率;D.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解答】解:A.加水稀释10n倍,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变化小于n个单位,所以1LpH=2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至VL,pH变化小于lgV,故A错误;B.升温促进水电离,Kw增大,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氢离子浓度大的温度高,即温度T2<T1,故B错误;C.增大氢气的浓度,提高氮气的转化率,所以随H2起始体积分数增大,N2的转化率增大,即a点N2的转化率小于b点,故C正确;D.增大容器的体积,氧气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氧气的物质的量增大,氧气的浓度先增大,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浓度增大,然后随着体积的增大浓度减小,则图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选项,之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aC2(s)+N2(g)=CaCN2(s)+C(s)能自发进行,是因为△H<0B.若电工操作中将铝线与铜线直接相连,会导致铜线更快被氧化C.向水中加入NaHCO3或NaHSO4固体后,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D.对于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加入稀硫酸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该反应为熵减的反应,若能自发,则△H<0;B、根据原电池原理,活泼的一极为负极,更容易被氧化;C、根据盐类水解的知识,加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D、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稀硫酸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解答】解:A、该反应为熵减的反应,若能自发,则△H<0,故A正确;B、根据原电池原理,活泼的一极为负极,更容易被氧化,铝比铜活泼,故B错误;C、根据盐类水解的知识,加酸、碱会抑制水的电离,NaHSO4中的氢离子完全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故C错误;D、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稀硫酸使得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D错误.故选:A. 12.合成药物异搏定路线中某一步骤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X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B.物质Y中只含1个手性碳原子C.物质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X中含有酚羟基,易被氧化;B.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C.Z结构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具有苯和乙烯结构特点;D.X中只有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Y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溴原子水解生成的HBr能和NaOH反应.【解答】解:A.X中含有酚羟基,性质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故A错误;B.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C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该分子中没有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C.Z结构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具有苯和乙烯结构特点,物质Z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D.X中只有酚羟基能和NaOH反应,Y中酯基水解生成的羧基能和NaOH反应,溴原子水解生成的HBr能和NaOH反应,所以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正确;故选CD. 13.科学家通过探寻矿物X推测外星球上是否曾经存在水.某兴趣小组为分析矿物X中的常见离子,将其溶于稀硝酸,并将所得溶液进行实验,下列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说明矿物X中含K+B.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试纸变蓝,说明矿物X中含NH4+C.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矿物X中含Fe3+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矿物X中含SO42﹣【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A、观察K的焰色反应现象是紫色; B、铵盐可以和碱溶液之间加热反应生成碱性气体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溶液,亚铁离子可以被硝酸氧化为铁离子;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改沉淀可以是硫酸钡或是氯化银.【解答】解:A、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紫色,说明该溶液一定存在K+,故A正确;B、铵盐可以和碱溶液之间只有加热才反应生成碱性气体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矿物X中含NH4+,故B正确;C、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混合产生血红色溶液,所以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但是矿物溶于稀硝酸,出现的铁离子,原来的矿物中不一定含有铁离子,可能含亚铁离子,故C错误;D、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改沉淀可以是硫酸钡或是氯化银,说明矿物X中含SO42﹣或是Ag+中的至少一种,故D错误.故选AB. 14.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c(H2C2O4)+c(HC2O4﹣)=c(OH﹣)B.点②所示溶液中:c(HC2O4﹣)+2c(C2O42﹣)=c(Na+)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HC2O4﹣)>c(H2C2O4)>c(C2O42﹣)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25℃时,用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滴定25.00mL0.1000mol•L﹣1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2C2O4+2NaOH=Na2C2O4+2H2O、H2C2O4+Na2C2O4=2NaHC2O4.A.点①表示滴入25.00mL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草酸钠,结合电荷守恒判断;B.点②溶液中,溶液呈中性,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判断;C.点③滴入0.050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50.00mL,溶液溶质为NaHC2O4,溶液呈酸性;D.点①为草酸钠成碱性,点②溶液溶质为NaHC2O4、Na2C2O4呈中性,点③溶液,溶质为NaHC2O4,呈酸性,介于②和③之间溶液NaHC2O4逐渐增多,溶液呈酸性.【解答】解:A.点①所示的溶液的体积25mL,草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草酸钠,草酸钠水解,所以溶液中,c(Na+)═2c(HC2O4﹣)+2c(H2C2O4)+2c(C2O42﹣)①,根据电荷守恒得:关系式为:c(Na+)+c(H+)═c(HC2O4﹣)+c(OH﹣)+2c(C2O42﹣)②,将①代入②得:c(H+)+2c(H2C2O4)+c(HC2O4﹣)=c(OH﹣),故A错误;B.点②溶液中,溶液呈中性,c(H+)=c(OH﹣)①,根据电荷守恒得:关系式为:c(Na+)+c(H+)═c(HC2O4﹣)+c(OH﹣)+2c(C2O42﹣)②,将①代入②得c(HC2O4﹣)+2c(C2O42﹣)=c(Na+),故B正确;C.点③所示的溶液的体积50mL,草酸过量,溶液溶质为NaHC2O4,溶液呈酸性,草酸氢根离子的电离大于草酸氢根离子的水解,所以c(Na+)>c(HC2O4﹣)>c(C2O42﹣)>c(H2C2O4),故C错误;D.点①为草酸钠成碱性,点②溶液呈中性为草酸钠、草酸氢钠,点③溶液呈酸性,介于②和③之间,随着草酸的滴入,NaHC2O4逐渐增多,所以可出现c(Na+)>c(C2O42﹣)=c(HC2O4﹣)>c(H+)>c(OH﹣),故D正确; 故选BD. 15.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C0Cl2(g),其中容器I中5min时到达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起始物成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两/mol容器编马COCl2COCl2COCl2Ⅰ5001.01.000.8Ⅱ5001.0a00.5Ⅲ6000.50.50.507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16mol•L﹣1•min﹣1B.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为0.55molD.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0.8mol,Cl20.8mol,达到平衡时CO转化率大于8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依据V=计算用CO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依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计算用CO表示速率;B.Ⅱ和Ⅲ为等效平衡,依据温度改变后COCl2物质的量判断反应的热效应;C.依据Ⅰ组数据计算反应平衡常数,Ⅰ和Ⅱ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依据平衡常数计算容器Ⅱ中起始时Cl2的物质的量;D.CO(g)+Cl2(g)⇌C0Cl2(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Cl2)==0.32mol/L•Min﹣1,依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则V(CO)=V(COCl2)=0.32mol/L•Min﹣1,故A错误;B.依据图中数据可知:Ⅱ和Ⅲ为等效平衡,升高温度,COCl2物质的量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向移动,则逆向为吸热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依据方程式:CO(g)+Cl2(g)⇌C0Cl2(g),可知:CO(g)+Cl2(g)⇌C0Cl2(g),起始浓度(mol/L)220转化浓度(mol/L)1.61.61.6平衡浓度(mol/L)0.40.41.6反应平衡常数K==10,平衡时CO转化率:×100%=80%;依据Ⅱ中数据,结合方程式可知:CO(g)+Cl2(g)⇌C0Cl2(g),起始浓度(mol/L)22a0转化浓度(mol/L)111平衡浓度(mol/L)12a﹣11Ⅰ和Ⅱ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同则:K==10,解得a=0.55mol;故C正确;D.CO(g)+Cl2(g)⇌C0Cl2(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时向容器I加入CO0.8mol,Cl20.8mol,相当于给体现减压,减压平衡向系数大的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错误;故选:C. 三、非选择题(共80分}16.以炼锌厂的烟道灰(主要成分为ZnO,另含少量Fe2O3、CuO、SiO2、MnO等)为原料可生产草酸锌晶体(ZnC2O4•2H2O).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氢氧化物Fe(OH)3Fe(OH)2Cu(OH)2Zn(OH)2开始沉淀的pH1.56.54.25.4 沉淀完全的pH3.39.76.78.2请问答下列问题:(1)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 SiO2 .(2)除锰过程中产生MnO(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Mn2++H2O2+H2O=MnO(OH)2↓+2H+ .(3)①除铁(部分Cu2+可能被除去)时加入ZnO控制反应液pH的范围为 3.3~5.4 .②上述流程中除铁与除铜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除铁率会减小,其原因是 先加入ZnS会将Fe3+还原为Fe2+,使铁元素难以除去 .(4)若沉淀过程采用Na2C2O4代替(NH4)2C2O4生产草酸锌晶体,合理的加料方式是 在搅拌下,将Na2C2O4缓慢加入到ZnCl2溶液中 .(5)将草酸锌晶体加热分解可得到一种纳米材料.加热过程中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300℃~46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2O4ZnO+CO↑+CO2↑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用盐酸酸浸时SiO2不溶解,过滤分离,滤渣A为SiO2,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进行除锰,再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分离,滤液中再加入ZnS,Cu2+转化为CuS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注意为氯化锌,加入草酸铵得到草酸锌晶体,最终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铵等.(1)由分析可知,滤渣A为二氧化硅,滤渣B为氢氧化铁;(2)除锰过程中产生MnO(OH)2沉淀,根据电荷守恒应有氢离子生成;(3)①除铁(部分Cu2+可能被除去)时加入ZnO控制pH使铁离子沉淀完全,而Zn2+不能沉淀;②ZnS会将Fe3+还原为Fe2+,使铁元素难以除去; (4)用Na2C2O4代替(NH4)2C2O4生产草酸锌晶体,可以吧草酸铵加入氯化锌溶液中生成草酸锌沉淀;(5)ZnC2O4•2H2O晶体中的ZnC2O4质量分数为×100%=80.95%,故A点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式为ZnC2O4,假设B点为ZnO,则残留固体占有的质量分数为×100%=42.86%,故B点残留固体为ZnO,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与CO2.【解答】解:用盐酸酸浸时SiO2不溶解,过滤分离,滤渣A为SiO2,滤液中加入过氧化氢进行除锰,再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分离,滤液中再加入ZnS,Cu2+转化为CuS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注意为氯化锌,加入草酸铵得到草酸锌晶体,最终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铵等.(1)由分析可知,滤渣A为SiO2,故答案为:SiO2;(2)除锰过程中产生MnO(OH)2沉淀,根据电荷守恒应有氢离子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2++H2O2+H2O=MnO(OH)2↓+2H+,故答案为:Mn2++H2O2+H2O=MnO(OH)2↓+2H+;(3)①除铁(部分Cu2+可能被除去)时加入ZnO控制pH使铁离子沉淀完全,而Zn2+不能沉淀,故控制反应液pH的范围为3.3~5.4,故答案为:3.3~5.4;②除铁与除铜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除铁率会减小,其原因是:先加入ZnS会将Fe3+还原为Fe2+,使铁元素难以除去,故答案为:先加入ZnS会将Fe3+还原为Fe2+,使铁元素难以除去;(4)若沉淀过程采用Na2C2O4代替(NH4)2C2O4生产草酸锌晶体,合理的加料方式是,在搅拌下,将Na2C2O4缓慢加入到ZnCl2溶液中,故答案为:在搅拌下,将Na2C2O4缓慢加入到ZnCl2溶液中;(5)ZnC2O4•2H2O晶体中的ZnC2O4质量分数为×100%=80.95%,故A点完全失去结晶水,化学式为ZnC2O4,假设B点为ZnO,则残留固体占有的质量分数为×100%=42.86%,故B点残留固体为ZnO,结合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与CO2.300℃~460℃范围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2O4ZnO+CO↑+CO2↑, 故答案为:ZnC2O4ZnO+CO↑+CO2↑. 17.化合物G是一种治疗认知障碍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1)化合物A、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羰基 和 酯基 .(2)由B→C的反应类型为 加成反应 ;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  .(3)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或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氨基.(4)已知:RCNRCH2NH2,请写出以和CH3CH2Cl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CH2=CH2CH3CH2Cl.【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1)根据有机物结构,可知A、D中含氧官能团分别为羰基、酯基; (2)对比B、C结构可知,B中碳碳双键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对比D、F的结构,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E的结构简式为:;(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甲酸与酚形成的酯基;②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氨基,应存在对称结构,另外取代基为2个﹣NH2、1个﹣C(CH3)3;(4)CH3CH2Cl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OH,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2Cl与K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N,用氢气还原得到CH3CH2CH2NH2,再与反应得到.【解答】解:(1)根据有机物结构,可知A、D中含氧官能团分别为羰基、酯基,故答案为:羰基、酯基;(2)对比B、C结构可知,B中碳碳双键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对比D、F的结构,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E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则E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①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甲酸与酚形成的酯基;②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分子中含有氨基,应存在对称结构,另外取代基为2个﹣NH2、1个﹣C(CH3)3,结构简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4)CH3CH2Cl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H2OH,与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H2Cl与KCN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N,用氢气还原得到CH3CH2CH2NH2,再与反应得到,合成路线流程图为:,故答案为:. 18.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1)若用NO2气体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①写出电解时NO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NO2﹣e﹣+H2O=NO3﹣+2H+ .②若有标准状况下2.24LNO2 被吸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的H+为 0.1 mol.(2)某小组在右室装有10L0.2mol•L﹣1硝酸,用含NO和NO2(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的废气进行模拟电解法吸收实验.①实验前,配制10L0.2mol•L﹣1硝酸溶液需量取 142.9 mL的密度为1.4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②电解过程中,有部分NO转化为HNO2,实验结束时,测得右室溶液中含3molHNO3、0.1molHNO2,同时左室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8LH2.计算原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假设尾气中不含氮氧化物,写出计算过程).【考点】电解原理.【分析】(1)①根据图知,电解时,左室中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左室为阴极室,右室为阳极室,阳极上通入的是氮氧化物,生成的硝酸,所以阳极上氮氧化物失电子和水生成硝酸;②n(NO2)==0.1mol,阳极反应式为NO2﹣e﹣+H2O=NO3﹣+2H+,有0.2mol氢离子生成,因为有0.1mol硝酸生成,则有0.1mol氢离子引入阴极室;故答案为:0.1;(2)①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4mol/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②n(H2)==1.25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25mol×2=2.5mol,电解前溶液中n(HNO3)=0.2mol/L×10L=2mol,电解后溶液中含3molHNO3、0.1molHNO2,说明电解过程中有1molHNO3、0.1molHNO2生成,根据N原子守恒得n(NO)+n(NO2)=3mol﹣0.2mol•L﹣1×10L+0.1mol=1.1mol, 生成0.1mol亚硝酸转移电子0.1mol且需要0.1mol电子,则生成硝酸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5mol﹣0.1mol=2.4mol,设参加反应生成硝酸的NO物质的量为xmo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N原子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计算.【解答】解:(1)①根据图知,电解时,左室中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则左室为阴极室,右室为阳极室,阳极上通入的是氮氧化物,生成的硝酸,所以阳极上氮氧化物失电子和水生成硝酸;②n(NO2)==0.1mol,阳极反应式为NO2﹣e﹣+H2O=NO3﹣+2H+,有0.2mol氢离子生成,因为有0.1mol硝酸生成,则有0.1mol氢离子引入阴极室;故答案为:0.1;(2)①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4mol/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②n(H2)==1.25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25mol×2=2.5mol,电解前溶液中n(HNO3)=0.2mol/L×10L=2mol,电解后溶液中含3molHNO3、0.1molHNO2,说明电解过程中有1molHNO3、0.1molHNO2生成,根据N原子守恒得n(NO)+n(NO2)=3mol﹣0.2mol•L﹣1×10L+0.1mol=1.1mol,生成0.1mol亚硝酸转移电子0.1mol且需要0.1mol电子,则生成硝酸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5mol﹣0.1mol=2.4mol,设参加反应生成硝酸的NO物质的量为xmol、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ymol,根据N原子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计算. 19.如下图所示(B中冷却装置未画出),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以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含水8%的碳酸钠中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 已知:Cl2O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HClO;Cl2O的沸点为3.8℃,42℃以上分解为Cl2和O2.(1)①实验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是 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 .②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有 搅拌、使用多孔球泡 .(2)①装置B中产生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Na2CO3=Cl2O+2NaCl+CO2 .②若B无冷却装置,则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其原因是 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 .(3)装置C中采用棕色圆底烧瓶是因为 HClO见光易分解 .(4)已知次氯酸可被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测定C中次氯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为:用 酸式滴定管 取20.00mL次氯酸溶液, 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 .(可选用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AgNO3溶液.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氯气通过A装置与空气形成1:3的混合气体通入B装置,在搅拌棒的作用下与含水8%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制备Cl2O,并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钠溶液,同时用碱石灰吸收含有Cl2O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1)①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比例来调节气体的流速;②增加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搅拌等措施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①装置B中,氯气本身既作为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到+1价的Cl2O,被还原到﹣1价的氯化钠; ②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故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3)装置C是用水吸收Cl2O制备次氯酸溶液,但生成的HClO见光易分解,反应装置须选择避光;(4)需要20.00mL的次氯酸溶液,根据精确度应选用酸、碱式滴管,再根据HClO溶液既有酸性,又有强氧化性确定滴定管的类型;实验原理是结合所提供的试剂H2O2是还原HClO生成Cl﹣,再滴加过量提供的硝酸银溶液,根据生成的AgCl沉淀质量计算原溶液HClO的浓度.【解答】解:(1)①氯气和空气按照体积比约1:3混合通入潮湿碳酸钠中,控制氯气与空气体积比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比例来调节气体的流速,故答案为:通过观察A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调节流速;②为了氯气和原溶液充分接触完全反应,可以通过增加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并用搅拌棒搅拌等方法,故答案为:搅拌、使用多孔球泡;(2)①装置B中,氯气本身既作为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到+1价的Cl2O,被还原到﹣1价的氯化钠,故化学方程式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故答案为:2Cl2+Na2CO3═Cl2O+2NaCl+CO2;(4)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故进入C中的Cl2O会大量减少,故答案为: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Cl2O会分解;(3)装置C中使用棕色平底烧瓶,目的是可以避光,防止反应生成的HClO见光分解,故答案为:HClO见光易分解;(4)选择使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的次氯酸溶液,具体实验操作是,向20.00mL的次氯酸溶液里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沉淀,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的质量,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质量.  20.利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O2(g)+NH3•H2O(aq)=NH4HSO3(aq)△H1=akJ•mol﹣1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kJ•mol﹣1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kJ•mol﹣1(1)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的△H= 2a+2b+c kJ•mol﹣1.(2)空气氧化(NH4)2SO3的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当温度超过60℃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温度过高(NH4)2SO3会分解(或水解),浓度减小(或温度升高氧气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 .(3)以磷石膏废渣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还使硫资源获得二次利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SO42﹣(aq)+CaCO3(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138 .[已知Ksp(CaCO3)=2.9×10﹣9,Ksp(CaSO4)=9.1×10﹣6](4)(NH4)2S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多种用途.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2S+2(NH4)2SO4+5O24CuSO4+4NH3+2H2O .②研究硫酸铵的分解机理有利于对磷石膏的开发.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写出该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③(NH4)2SO4是工业制备K2SO4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乙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简述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设计思路: 配制较高温度(80℃﹣100℃)下的硫酸铵、氯化钾饱和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反应热和焓变.【分析】(1)①根据盖斯定律,给已知方程式编号①SO2(g)+NH3•H2O(aq)═NH4HSO3(aq)△H1=akJ•mol﹣1;②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kJ•mol﹣1;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kJ•mol﹣1;目标反应的反应热为:①×2+②×2+③,由此分析解答;(2)根据图1分析,60℃氧化速率最快,温度过高(NH4)2SO3会分解;(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SO42﹣(aq)+CaCO3(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和水,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②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硫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氨气、二氧化硫和水,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③(NH4)2SO4是工业制备K2SO4的重要原料.根据图乙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生成物的溶解度大小考虑反应能否发生;【解答】解:(1)①根据盖斯定律,给已知方程式编号①SO2(g)+NH3•H2 O(aq)═NH4HSO3(aq)△H1=akJ•mol﹣1;②NH3•H2O(aq)+NH4HSO3(aq)═(NH4)2SO3(aq)+H2O(l)△H2=bkJ•mol﹣1;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H3=ckJ•mol﹣1;盖斯定律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为:①×2+②×2+③,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H=(2a+2b+c)KJ/mol,故答案为:2a+2b+c;(2)根据图1分析,60℃氧化速率最快,则在空气氧化(NH4)2SO3的适宜温度为60℃,温度过高(NH4)2SO3会分解(或水解),浓度减小(或温度升高氧气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故答案为:温度过高(NH4)2SO3会分解(或水解),浓度减小(或温度升高氧气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SO42﹣(aq)+CaCO3(s),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138,故答案为:3138;(4)①将黄铜精矿主要成分Cu2S)与硫酸铵混合后在空气中进行焙烧,可转化为硫酸铜同时产生氨气和水,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S+2(NH4)2SO4+5O24CuSO4+4NH3+2H2O,故答案为:2Cu2S+2(NH4)2SO4+5O24CuSO4+4NH3+2H2O;②在500℃下硫酸铵分解过程中得到4种产物,其含氮物质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硫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氨气、二氧化硫和水,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得到化学方程式为:3(NH4)2SO4N2↑+4NH3↑+3SO2↑+6H2O↑,氮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0价,硫元素化合价+6价变化为+4价,电子转移总数6e﹣,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为: ,故答案为:;③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图象中物质溶解度分析,常温下K2SO4的溶解度小,在生成物中会以沉淀的形式出现,故反应可以进行,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设计思路是:配制较高温度(80℃﹣100℃)下的硫酸铵、氯化钾饱和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故答案为:配制较高温度(80℃﹣100℃)下的硫酸铵、氯化钾饱和混合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A.《物质结构与性质》21.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元素Z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1)Y与Z可形成多种化合物.①元素Y与Z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O (用元素符号描述).②离子ZY32﹣的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形 (用文字描述).③写出一种与ZY2互为等电子体的氧化物分子的化学式 SeO2 .(2)Y的氢化物(H2Y)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Z,其原因是 H2O分子与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不能 .(3)含X2+的溶液与KCN、氨水反应可得到化合物K3[X(CN)5(NH3)].①基态X2+的电子排布式是 1s22s22p63s23p63d6 .②1mol配合物K3[X(CN)5(NH3)]中含σ键的数目为 14mol .(4)右图为X与Z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Fe3S8 .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X为Fe;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元素Z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则Z为S元素.(1)①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②计算SO32﹣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进而确定空间构型;③原子数目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2)H2O分子与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不能;(3)①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书写基态Fe2+的电子排布式;②氨气分子中有3个σ键,CN﹣中含有1个σ键,形成6个配位键,也属于σ键;(4)根据均摊法,晶胞中S、Fe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学式.【解答】解: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则X为Fe;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元素Z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则Z为S元素.(1)①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O>S,故答案为:O;②离子SO32﹣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1,价层电子对数=3+1=4,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③原子数目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则一种与SO2互为等电子体的氧化物分子的化学式为:SeO2等,故答案为:SeO2;(2)H2O分子与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不能,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故答案为:H2O分子与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H2S不能;(3)①基态Fe2+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6;②氨气分子中有3个σ键,CN﹣ 中含有1个σ键,形成6个配位键,也属于σ键,1mol配合物K3[Fe(CN)5(NH3)]中含14molσ键,故答案为:14mol;(4)根据均摊法,晶胞中S原子数目为4,Fe原子数目为1+4×=1.5,Fe、S原子数目之比为3:8,故化学式为:Fe3S8,故答案为:Fe3S8. B.《实验化学》22.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取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合成反应如下: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名称相对密度熔点(℃)沸点(℃)溶解度水乙醚苯甲醛1.04﹣26179.6微溶易溶苯甲酸1.27122.124925℃微溶,95℃可溶易溶苯甲醇1.04﹣15.3205.7微溶易溶乙醚0.71﹣116.334.6不溶﹣﹣实验流程如下:(1)萃取时苯甲醇在分液漏斗的 上层 (填“上”或“下”)层,分液漏斗振摇过程中需慢慢开启旋塞几次,其原因是 排放可能产生的气体以解除超压 .(2)用NaHSO3溶液、10%Na2CO3溶液、H2O洗涤乙醚层.①用10%Na2CO3溶液洗涤目的是 除去乙醚中溶解的少量苯甲酸 .②操作Ⅰ名称是 蒸馏 .(3)抽滤操作结束时先后进行的操作是 先断开抽滤瓶与抽气泵的连接,后关闭抽气泵 .(4)提纯粗产品乙的实验方法为 重结晶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分析】苯甲醛反应得到苯甲醛与苯甲酸钠,用乙醚萃取分液,乙醚层中溶解苯甲醇,经过蒸馏得到甲为苯甲醇.水层中含有苯甲酸钠,加入与盐酸得到苯甲酸,冷却有利于苯甲酸析出,抽滤分离提纯.(1)乙醚的密度比水的小,乙醚层在上层;排放可能产生的气体以解除超压;(2)①除去乙醚中溶解的少量苯甲酸②操作I分离互溶液体物质;(3)抽滤操作结束时,先断开抽滤瓶与抽气泵的连接,后关闭抽气泵;(4)利用重结晶方法进行提纯.【解答】解:苯甲醛反应得到苯甲醛与苯甲酸钠,用乙醚萃取分液,乙醚层中溶解苯甲醇,经过蒸馏得到甲为苯甲醇.水层中含有苯甲酸钠,加入与盐酸得到苯甲酸,冷却有利于苯甲酸析出,抽滤分离提纯.(1)乙醚的密度比水的小,乙醚层在上层,即萃取时苯甲醇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分液漏斗振摇过程中需慢慢开启旋塞几次,其原因是:排放可能产生的气体以解除超压,故答案为:上层;排放可能产生的气体以解除超压;(2)①用10%Na2CO3溶液洗涤目的是:除去乙醚中溶解的少量苯甲酸,故答案为:除去乙醚中溶解的少量②操作I分离互溶液体物质,采取蒸馏方法,故答案为:蒸馏;(3)抽滤操作结束时,先断开抽滤瓶与抽气泵的连接,后关闭抽气泵,故答案为:先断开抽滤瓶与抽气泵的连接,后关闭抽气泵;(4)提纯粗产品苯甲酸的实验方法为重结晶,故答案为:重结晶.  2017年1月1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