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重点小抄

预防医学重点小抄

ID:47226725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预防医学重点小抄_第1页
预防医学重点小抄_第2页
预防医学重点小抄_第3页
预防医学重点小抄_第4页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重点小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对象,分析健康与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探讨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合理利用为上资源的策略与措施,已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求,必需由食物供给。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把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氨基酸的食物互相搭配食用,使混合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

2、合物,与本体形式或可被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一次污染: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二次污染:排入到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危害更大的污染物。环境自净作用:是指少量污染物一时性的进入环境中,在物理化学生物学作用下,使污染物逐渐减少或污染危害消失的过程。公害病:由环境污染引起,并由政府认定的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人群健康效应谱:从群体角度,环境污染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健康效应,效应从弱到强

3、分为五级,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污染物健康效应的因素:1、污染物因素2、机体因素3、环境因素有效氯:氯制剂分子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具有杀菌能力。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生产环境中的毒物。速发型矽肺:少数人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吸尘,一到两年内即可发病。晚发性矽肺:有些矽尘作业工人在接触矽尘期间未发病,但脱离矽尘作业后若干年才发病。矽肺: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统计学: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科学,是认识社会和自

4、然现象客观规律数量特征的种重要工具。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确切的说,是指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的集合。样本: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习惯将P≦0.05或P≦0.01的事件。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值。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死亡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死亡人数。发病率:是指特定人群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1年)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数。患病率:又称现患率和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现患新旧病

5、例所占比例。普查:是指未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每一成员进行的全面调查或检查。灵敏度:又称真阳性率,筛检实验阳性者占受检病人总数的百分比,是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的判断为患者的能力。公式:灵敏度=(a/a+c)*100%假阴性率:又称漏诊率,是指实际的有病者被判定为非病者的百分比。公式:=(c/a+c)*100%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是指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非患者的能力。公式=(d/b+d)*100%假阳性率:又称误诊率,是指实际无病者被判定为有病的百分比。公式=(B/b+d

6、)*100%约登指数:又称正确指数,是指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一。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推荐摄入量〈RNI〉可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的群体中97%--99%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适宜摄入量〈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平衡膳食;是指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在数量上能满足不同生理条件,不同劳动条件下用膳者的要求,并且膳食中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宜的

7、膳食。肠外营养;通过肠道以外的通路即静脉途径输注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达到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护营养平衡目的的营养补充方式。热适应;是指人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或耐受的现象。听觉适应;长时间在噪音作用下,听觉灵敏度下降,但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即可恢复感染谱;宿主感染病原体后,可以呈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应,表现为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或死亡等形式,一种传染病导致宿主不同的感染表现形式称为感染谱。剂量-反应关系:是指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与在接触其有害作用的群体中呈现某生物学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在人群中所占比例

8、的关系。剂量-效应关系:化学物质的摄入量与摄入该化学物质的生理机体呈现某一种生物学效应程度之间的关系。疫源地;是指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波及的范围,也即易感者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范围较小的疫源地称疫点,范围较大的叫做疫区。交叉感染;也叫外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地方,比如其他病人,工作人员,和外环境等,通常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预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