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

ID:47399758

大小:60.4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06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_第1页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_第2页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_第3页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_第4页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精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学年闸北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  (《诉衷情》)2、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4、舜发于畎亩之中,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捕蛇者说》)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曲,完成6-

2、7题(4分)【甲】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乙】  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上两首词曲,都表达了主人公                的情感。(2分)7、下面对两首词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词曲都景中含情,蕴含了词人的愁绪。B.两首词曲都借春景抒发主人公内心的感受。C.两首词曲都先绘景后抒情

3、,做到了情景交融。D.两首词曲都描摹了凭栏远眺的主人公的形象。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8、选文的作者是        ,他是          时期的思想家。(2分)9、用现

4、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设喻说理,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下列观点不是选自选文的一项是(    )(3分)A.为人处事贵在向善有恒,半途而废必将远善失道。B.即使对待小技艺(小数)也应加以重视,认真研究。C.为学必须杜绝三心二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成就。D.研究学问或历练品格,

5、都应坚持不懈,自觉上进。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①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②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③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6、               (出自《后汉书·列女传》)11、解释加点字(4分)(1)以污其行 行(       )  (2)何异断期织乎  异(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全文,填写下表(3分)事件起因  乐羊子妻子讲述的道理对乐羊子的影响乐羊子得遗金还以与妻不能贪财污行①②③还终业,遂七年不返14、下列和乐羊

7、子妻形象不符的一项是(   )(2分)A.有德行      B.有才识      C.有勇气      D.有智慧 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说茶陈漱渝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

8、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茶树,树龄有2700年。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