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ID:47482167

大小:911.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11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2018.1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3.选择题请用2B铅笔将对应试题的答案符号按要求涂黑,非选择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宇笔在答题卷指定位置作答,不在答题区城内的答案一律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016Na23S32Cl35.5K39Fe56Zn65选择题(共56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

2、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題题意。1.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二氧化碳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氮氧化物是导致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D.二氧化碳、甲烷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2.、两种原子,它们具有相同的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电子数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弱电解质,后者是强电解质的是A.硫酸,硫酸镁B.食盐,酒精C.碳酸,碳酸钠D.碳酸氢钠,醋酸4.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和草帽B.

3、高温下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C.向氯气泄露地点撒一些石灰D.用电解氯化镁溶液的方法得到金属镁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加人四氯化碳,振荡,静置,观察到下层溶液呈紫红色B.将二氧化碳通人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用激光笔照射置于暗处的硫酸铜溶液,发现溶液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D.向氨水中滴加三氧化铁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消失6.下列有关“100mL0.25mol/LBaCl2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0molB.其中Ba2+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4、mol•L-1C.从中取出10mLBaCl2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5mol••L-1D.将该溶液稀释到200mL,溶质的物质的最为0.050mol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B.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处理SO2和NO2C.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D.工业浓硝酸通常呈黄色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B.用装置乙的方法检验钾元素的存在C.用装置丙除去碳酸氢钠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铵D.用装置丁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不定项

5、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H4+、NO3—、Na+、SO42—B.H+、Fe2+、Na+、NO3—C.Na+、OH—、HCO3—、K+D.Na+、H+、ClO—、Ca2+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6g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6、B.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C.常温常压下,3.6gH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AD.铝和氢氧化钠容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11.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铝片插人浓流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片和浓硫酸不反应B.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说明浓氨水呈碱性C.向某溶液中加人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定,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向石蕊试液中通人足量氯气,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

7、确的是A.漂白粉溶液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Ca2++CO2+H2O=CaCO3↓+2H+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0H—=2Al02—+H2OC.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D.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CO32—+2H+=H2O+CO2↑13.分离或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Na2CO3溶液中的少量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除去氧气中混有少量氧化氢:将气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气C.除去二氧化硅中的碳酸钙:加人足量盐

8、酸后过滤D.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铁:加人足量铜粉后再过滤1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每生成2molAlN,N2得到3mol电子C.C是还原剂,每3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