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

ID:47500487

大小:10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1-12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复习提纲一、考核说明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以中央电大编制的《形成性考核手册》为依据。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均以百分制计分,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期末半开卷考试卷面为100分,占总成绩的60%,两者合计即为课程学习成绩,总分达到60分为及格。期末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文字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二、期末考试题型本课程试卷可采用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或判断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或实例分析题)。各

2、类题型分数的大体比例为:填空题占10%、单项选择题(或判断题)10%、简答题占30-50%、综合论述题(或实例分析题)占30-50%。每次命题可以灵活组合试题类型。三、复习范围与要求第一章绪论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教学概念的掌握以及它们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的程度,对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教学的概念识记:课程教学(广义、狭义)理解:课程概念的分析课程概念的不同层面2.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关系3.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方法识记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14理解调查研究法的作用与程序

3、观察研究的作用与程序实验研究法的作用与程序人种学研究法的作用与程序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础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影响课程、教学的主要因素的理解,以及对影响课程、教学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心理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识记:行为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学习四规律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先行组织者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建构主义教学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理解:心理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影响课程、教学的心理学派别及主要观点2.社会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识记:影响课程、教学的社会学派别、代表人物理解:影响

4、课程、教学的社会学派别的主要观点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3.哲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识记: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理解:哲学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因素实用主义课程、教学观影响课程、教学的哲学派别及主要观点第三章课程设计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理论把握当代课程设计发展趋势的能力。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设计的含义、基本要素及发展趋势识记:课程设计的基本含义课程设计中涉及的基本要素理解:课程设计中的课程目标要素当代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2.课程设计的取向14识记:课程设计的六种取向理解:学术理性主义取向的含义和特点认知

5、发展取向的含义和特点人本主义取向的含义和特点应用: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课程取向上的特点3.课程设计的模式识记:课程设计模式的概念课程设计的四种典型的模式理解: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特点和评价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特点和评价集体审议模式的代表人物、基本特征和评价4.我国课程设计的发展历程及展望识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我国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特点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理解:我国课程设计的历史发展过程课程设计取向上表现出的增强课程适应性特点应用:运用课程设计的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

6、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目标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不同类型的特征及设计原则、方法的掌握,对新课程目标特征的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把三种目标模式应用到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能力。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类型、意义识记: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理解: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2.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识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含义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倡导者泰勒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及两个“过滤”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及认知领域的六个层次目标表述的要素理解:14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泰勒课程目标理

7、论及评价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意义与弊端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1.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识记: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概念及倡导者理解: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2.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识记: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及倡导者理解: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意义3.我国新课程目标的特征识记:新课程培养目标理解: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征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内容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有关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理论知识深入理解和分析现有的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方面的问题的能力。考核知识点及要求: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意义识记:

8、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几种取向的名称理解:“课程与教学内容即教材”、“课程与教学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含义和特点2.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原则识记:课程与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