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主体设计

自卸车主体设计

ID:47525749

大小:1.56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9-13

自卸车主体设计_第1页
自卸车主体设计_第2页
自卸车主体设计_第3页
自卸车主体设计_第4页
自卸车主体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卸车主体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绪论1.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专用汽车市场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以国外专用汽车发展为例,20世纪70~8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的专用汽车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50%左右,现在已经增加80%左右。在我国,截至2005年七月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已有628家,国内专用汽车品种已达到4900多个,2005年专用汽车产量达70万辆,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1]。作为专用汽车中一个分支的自卸汽车,陆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型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后倾式自卸汽车,在当今社会自卸

2、车中占绝大部分,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但对侧倾式自卸汽车而言其生产量很少,在生产和运输中就更难见到。侧倾式自卸车在当今节约型社会中对汽车装卸停歇时间的缩短和运输效率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汽车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不只是汽车本身,而是集中表现在汽车使用和流通的全过程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是汽车运输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对汽车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性,以及各种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使汽车运输工具向专用化发展成为然趋势[2]。世界各国专用汽车在汽车工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保有量来看,各国专用汽车的保有量在

3、逐年增加,国际上各发达国家,其专用汽车的保有量约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50%~70%。专用汽车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不仅在实现门到门的专业化运输和作业方面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欢迎,而且更直接的在大幅度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扩大汽车的应用领域等方面都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54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专用汽车生产近10年来虽然发展速度很快,成绩巨大,但纵观国内经济发展藉求和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专用汽车发展趋势,我国专用汽车的品种还比较集中、单一,数量和品质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因此,不断开发新

4、产品,增加产量和品种,提高产品品质是摆在专用汽车厂家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1.2国内外专用汽车的发展概况1.2.1国外专用汽车产品的现状国外最早发展专用汽车产品的是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在日本、前苏联等国得到了发展。70年代末,当汽车工业出现世界性的萧条和滞销时,发展专用汽车成了当时摆脱汽车工业危机的一条出路。这样,专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美国是专用汽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专用汽车的生产是美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美国1986年生产货车1593489辆,其中专用汽

5、车的产量为934690辆,专用汽车的产量占货车产量的58%,美国9-11.81的中型货车的保有量中,专用汽车占2/3以上,美国的挂车生产70年代平均年产挂车已达15万辆左右(约占9t以上载货丰产量的40左右),大部分为专用桂车。美国的挂车主要集中在富荷挂车公司及其它四个较大挂车制造企业生产,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欧洲的专用汽车主要是重型专用汽车,且绝大多数产品为不同规格尺寸和不同承载量的低货台货车、挂车和半挂车,最多的是适宜运输建筑机械的最大总质量为30t或40t的低货台货车。欧洲的大部分专用汽车生产厂家集中在

6、德国(原西德),1979年原西德挂车产量达15.1万辆,占载货车产量的51%,占专用汽车产量的87%。原苏联自1966年以来,汽车工业有较大的发展,但货车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却在下降(50年代占81%,60年代占69%,80年代占35%),不过专用汽车在货车保有量中的比例却逐年上升(50年代占5%,60年代占27%,70年代占42%,80年代占44.9%)[3]。54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上所述,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专用汽车生产,致力于专用汽车的研究,扩大汽车使用范围,以利于各种货物的运输

7、国外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专用汽车社会保有量占载货汽车保有量的比率都在50%以上(50%-70%)。1.2.2我国专用汽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专用汽车的生产是从60年代初开始,在军用改装车辆、消防改装汽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70年代,一些专用汽车生产厂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不同需要,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特色,逐步成为某一门类专业汽车生产的骨干企业。如生产半挂车的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生产粉罐汽车的武汉专用汽车厂、生产冷藏汽车的镇江冷藏汽车厂等。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专用汽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汽车行业中形成了独立的专用

8、汽车行业。我国的专用汽车行业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是1983年以后的10年,专用汽车的发展一直保待较高的速度,年平均增长率在24%以上。1992年的产量达到17.22万辆,约占当年载重汽车产量的26%[4]。目前,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厂家大致可分四类:一是生产基本型汽车的主机厂,从1992年统计的专用汽车产量看,主机厂(实际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