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ID:47547748

大小:1.8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1-14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被控量为。2、对自动控制的性能要求可归纳为___________、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在阶跃响应性能指标中,调节时间体现的是这三个方面中的______________,而稳态误差体现的是______________。3、闭环系统的根轨迹起始于开环传递函数的,终止于开环传递函数的或无穷远。4、PID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5、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采样器的输入信号e(t)具有有限宽带,且有直到ωh

2、的频率分量,则使信号e(t)完满地从采样信号e*(t)中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要满足下列条件: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则系统的阻尼比为()。A.B.1C.D.2、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A、B、C、D、3、伯德图中的低频段反映了系统的()。A.稳态性能B.动态性能C.抗高频干扰能力D..以上都不是4、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A、B、C、D、5、已知系统的开环

3、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A、100B、1000C、20D、不能确定三、(6分)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画出其信号流图,并求出传递函数。四、(8分)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试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的取值范围。(4分)2)若要求系统对于输入r(t)=t2作用下的静态误差eSS≤0.5,试确定K的取值范围。(4分)五、(14分)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确定闭环系统根轨迹的出射角。(2分)2)确定闭环系统的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3分)3)绘制闭环系统的根轨迹图。(6分)4)从图上确定时,闭环系统复数极点的位置。(3分)六、(14分)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

4、特性曲线如图所示:1)、写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5分)2)、写出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开环幅频特性及开环相频特性。(3分)3)、求系统的相角裕度。(3分)4)、若系统的稳定裕度不够大,可以采用什么措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3分)七、(14分)一最小相位系统传递函数的渐近对数幅频曲线如下图所示。1)求其传递函数。(3分)2)概略绘制系统的奈氏曲线图及用奈氏判据分析该系统的稳定性。(8分)3)说明能否直接由该渐近对数幅频曲线判断系统的稳定性。(3分)八、(14分)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要求:单位斜坡输入时,位置输出稳态误差rad,开环剪切频率rad/s,相角裕度,幅值裕度

5、。设计串联超前校正网络。九、(10分)以下(a)、(b)、(c)、(d)四图中的G曲线与负倒函数曲线的交点为N0,N10,N20,判断各图中N0,N10,N20对应的周期运动是否稳定。(a)(b)(c)(d)A卷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水箱;水温2、稳定性;快速性;稳定性和准确性。3、极点;零点4、;5、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A;   D;   A;   B;   C;三、(6分)解:………………………………..(2分)…………………………….…………..(4分)四、(8分)解:开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S4118KS39KS2162-K9KS1K

6、2-81KS09K………………………………………(2分)系统稳定的K取值范围0

7、与根轨迹的交点六、(14分) 解:1、从开环波特图可知,原系统具有比例环节、一个积分环节、两个惯性环节。故其开环传函应有以下形式  由图可知:处的纵坐标为40dB,则,得…………………(2分)……………………………………………………………………………(2分)故系统的开环传函为…………………………………………(1分)2、写出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开环幅频特性及开环相频特性:开环频率特性……………………………………(1分)开环幅频特性…………………………………(1分)开环相频特性:…………………………………(1分)3、求系统的相角裕度:求幅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