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ID:47615752

大小:724.6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09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2019届高三地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御窑金砖是我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其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苏州陆慕镇御窑村一直是御窑金砖的主要烧造采办地。陆慕镇御窑村东濒阳澄湖,西临大运河,当地的水清澈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粘糯柔润,烧制出来的金砖质地特别精良。目前,苏州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

2、小题。1.陆慕镇御窑村所制金砖成为明清皇家建筑特供,主要得益于①便利的水陆交通②优质的原料②繁复的工序④精湛的技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御窑金砖产量有限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周期长B.市场需求少C.劳动力短缺D.生产成本高3.御窑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A.扩大金砖生产规模B.传承金砖制作古技法C.开发金砖替代原料D.提高皇家建筑知名度【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当地的水清激温软,滋养的泥土特别粘糯柔润”说明“金砖”采用了优质原料;“其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

3、道”说明“金砖”制作工艺精湛。明清时期皇家建筑对建筑用材要求高,陆慕御窑村生产的御窑金砖凭借当地优质的原料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皇家宮殿建筑材料的特供。故C正确。【2题详解】由材料“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可知御窑金砖制作工序多,生产周期长,导致御窑金砖产量有限。故A正确。【3题详解】金砖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知名度,有利于金砖制作古技法的传承和发扬。但由于金砖制作技艺繁复,手艺传承人较少,且原料特殊,难以替代,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B正确,A、C错误。“金砖制

4、作工艺”对皇家建筑知名度影响不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仔细阅读材料。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是农村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生产模式,也称生态小康家园。它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现代农村生态庭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图中用塑性玻璃做温室穹顶的首要目的是A.阻隔温室外病虫害的侵袭B.

5、防止雨水污染物造成污染C.对楼顶花园起到保温作用D.防止温室内土壤肥力流失5.图示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最有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四川盆地C.江汉平原D.河西走廊【答案】4.C5.D【解析】【4题详解】图中用塑性玻璃做温室穹顶,形成人鱼花菜共生温室,首要目的是对楼顶花园起到保温作用,C对。阻隔温室外病虫害的侵袭、防止雨水污染物造成污染,不是主要目的,A、B错。与防止温室内土壤肥力流失无关,D错。【5题详解】图示现代农村生态庭院需要集雨,建设蓄水窑,说明水资源短缺。以太阳能动力,说明区域内光照充足。应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最

6、有可能位于河西走廊,D对。东北平原、四川盆地、江汉平原位于湿润区,水源较丰富,A、B、C错。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A.相对高度小,坡度陡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C.人类活动强度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7.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②

7、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③土层较薄,保水性差④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降水量丰富B.土壤水分充足C.太阳光照强烈D.海拔低,气温高【答案】6.A7.D8.B【解析】【分析】考查丹霞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6题详解】有材料可知,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所以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相对高度小,坡度陡,因为相对高度小,所以水分和热量条件由山麓

8、到山顶变化差异小,植被差异变化小,正确答案选A,丹霞地貌并不是地形封闭,降水也较多,B错误。和人类活动强度无关,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的,C错误。丹霞地貌纬度较低,D错误。【7题详解】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