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ID:476879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8

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1页
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2页
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3页
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食品质量与安全植物病毒LAMP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植物病毒几乎可以侵染所有的作物,造成花叶,矮化,褪绿,生长迟缓、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最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病毒种类更是达到39种,基本涵盖了对我国农业有重大潜在性危害的病毒。关键词植物病毒;LAMP;检测1植物病毒1.1植物病毒的危害植物病毒几乎可以侵染所有的作物,造成花叶,矮化,褪绿,生长迟缓、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植物病毒分为18个科、81个属以及亚病毒感染因子的类病毒和病毒卫星,共计9

2、00多种[1]。植物病毒传播方式广泛,可通过汁液接触,昆虫介体,嫁接等多种方式传播,且作物一旦染病一般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因此,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然可见植物病毒肆虐的身影。1990年双生病毒毁坏了多米尼加95%的蕃茄;1991-199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该类病毒在蕃茄上造成的损失达1.4亿美元[2];1992~1997年,棉花曲叶病毒导致巴基斯坦的棉花损失达50亿美元,并有200多万公顷棉田遭受严重危害[3];1990~1998年,番茄斑萎病毒使葡萄牙、巴西和阿根廷的马铃薯作物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4]。我国自1997年就将一些重要的植物病

3、毒列为检疫性名单,2007年最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病毒种类更是达到39种,基本涵盖了对我国农业有重大潜在性危害的病毒。1.2植物病毒检测方法现状植物病毒本身具有亚显微性、隐蔽性、潜伏性和微量性,以及不易分离不易培养不易观察等特性,给检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早期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主要通过汁液磨擦、介体传播和嫁接等方法接种指示植物后观察症状,同时结合血清学检测[5]、电镜学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鉴定[6,7]。本文就近年来LAMP技术在植物病毒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4、,同时,也对今后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一展望。2LAMP检测技术2.1LAMP检测技术简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nnalamplification,LAMP)是日本学者Notomi等于2000年建立的,它主要是在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DNA聚合酶作用下,利用4种不同的特异性引物识别靶基因的6个特定区域,且可在等温条件进行扩增反应。反应结果可通过肉眼观察,或者通过浊度仪检测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焦磷酸镁所形成的白色沉淀的混浊度来判定,也可在反应管中加入荧光染色试剂,在紫外灯下观察,对反应产物实时临测。运

5、用该技术使基因的扩增和产物的检测一步完成,其特点表现为扩增效率高,可在l5~60min扩增109~l010;特异性高,所有靶基因序列的检测可只通过扩增产物的有无来判别[8]。该技术自产生以后,主要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包括病毒[9~13]、细菌[14~16]、真菌、支原体、寄生虫[17]等;在动植物疾病诊断[18~21]、食品卫生检验及环境监测方面应用广泛;同时也应用于动物胚胎的性别鉴定、肿瘤的基因检测及基因芯片[22]的开发等。2.2LAMP检测方法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在病毒检测方面,LAMP无论是对RNA病毒还是DNA病毒均能

6、做到快速检测。2003年,Fukuta等用RT—LAMP直接从感染花叶病毒的叶、种子中快速检测出日本红薯花叶病毒[23]。同年,Fukuta等用LAMP法检测了番茄叶黄病毒。他们又于2004年对LAMP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免疫捕获RT—LAMP(IC/RT—LAMP),对感染菊花的番茄点状枯萎病毒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建立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免疫捕获RT—LAMP的敏感性比RT—PCR高l00倍[24]。Shiro等用免疫捕获RT-PCR对番茄斑点枯萎病进行检测,得到了与Fukuta同样的结果,即比RT–PCR敏感性高,并且通过观察反应管的

7、浊度直接判定结果,大大简化了结果的判定程序。2010年6月,刘佳等建立用LAMP方法检测菊花中的番茄不孕病毒(TAV)的检测方法,实验中LAMP比RT-PCR的灵敏度高3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表明,扩增产物直接加入荧光染料来定性研究菊花是否携带病毒时,该方法完全能满足实验的需求[25]。2.3LAMP检测技术展望LAMP虽然是本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存在诸多的缺点和不足,但它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近年来,有学者发现LAMP扩增反应所需要的Bst聚合酶比Taq聚合酶有更高的耐受性[26],对与DNA和RNA的检测来说,核酸抽提步骤或省

8、略,也能达到检测的目的,这是一个很闪光的优点[11]。LAMP以其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程序简单、扩增快速高效和适合各种条件下的快速检测等许多优点,实用性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