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

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

ID:47833907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7

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1页
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2页
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师德案例有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难以教育好的学生,是没有了自尊心的学生;能教育好的学生,是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这句话将会永远影响我的德育工作,我想只有爱,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而我们必须保护孩子们最珍贵东西——自尊。对待那些不良学生,如果我们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消除不良行为的苗头,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至从小到大,形成恶习,但是大张其鼓地批评教育,处理不当,也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做出事以愿违的事。一、事例过程:那一天,志超同学反映自己丢了5元钱。我得知消息后,并没有大肆宣扬,来到班上,扫视着全班同学,在目光的交流中,我发现了一束躲避的目光。于是,我不慌

2、不忙地说:“我已经知道钱是怎么丢的了。”这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就等着骂那个偷钱的同学“小偷”呢。我猜到了大家的心思。故做神秘的说:“告诉你们,是讲桌拿了,你们拿出张纸,写上你对讲桌说的话,把纸包好,交给讲桌,谁写的能提醒它改正错误,能感动它,它或许就把钱交出来的!”孩子们都惊愕地瞪大了双眼。我又笑眯眯地说:“你们不信是吗?那我们就来试试?!”同学们都好奇的看着我,聪明的孩子立刻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接着都齐刷刷的撕本子纸,认真的写着。我悄悄的转悠着,发现,有的写道:“讲桌呀,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好品质。”有的写:“我相信你是一时糊涂,

3、你改了就还是我们的好朋友!”……同学们几乎都写完了,这时,我说:“给讲桌写信,要用讲桌家族的方式传递,那就是必须放在自己的桌洞里叠好才行哦。”学生们都悄悄地把这张纸放到桌洞里叠好,这时,我又发话了:“现在以最快的速度亲自传递这封信到讲桌下的桌洞里,邮件就发送成功啦!”同学们一个个小跑着送自己的信,接着都回座位上坐好了。全班顿时静悄悄的,等待我来揭晓答案,等待讲桌把钱交出来。我在讲桌洞里慢慢的把信打开,一遍还念着同学们写的那些劝诫的话,在我突然打开一个叠的有些不整齐但却很严实的一个后,我发现,有5元钱在里面!我不做生色的把他放在桌洞稍里边,继续打开其他的

4、,念着……当念完最后一个,全班同学的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我,盯着讲桌!“好了,同学们,讲桌会把钱交出来做一个诚实的讲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3我把桌洞里的信,包括那5元钱都捧到讲桌上,全班高呼:“老师,钱真回来了。您真神了!”教室里响起一片欢呼声。我弯下腰,轻轻拍了拍讲桌。看了看那束羞愧的目光,伸出了大拇指,大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老师相信你,我们大家还是朋友。”看到那闪动的明亮的双眼,我从心底泛起了笑容。二、分析与反思:1、原因分析:拿别人钱的同学是张某,通过事后的谈心,我了解到他家里生活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并非因家里经济困难才发生偷窃行为。而是他

5、父母忙着工作,对他关心很少,感情上的交流沟通也少,家理又只有他一个孩子,他性格还算内向,平时朋友少,他想用这些钱买点小东西送给班里的同学们,认为送给同学东西就有人愿意和他玩,就可以交到朋友。他希望在同学中找到这份交心的朋友,以至于干了这件不该干的事。2、措施分析: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不良的教育方式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对于像上述偶发性偷窃行为的教育,教师应首先弄清学生偷窃行为的动机,然后,针对他的动机对症下药。而对待中小学生的错误,当以正面教育为主。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人不自爱,无所不为。而自爱必须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教师任何时候都应

6、尊重孩子的人格,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挖掘其积极因素,切不可进行心理打击、变相体罚,说不该说的话,挖苦讽刺训斥都不可取。因此,在处理这件事上,我首先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原则,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入手,改变他的不良习性。特别是当时的集体教育行为,在为他保有自尊的情况下让他感受集体的温暖,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一个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公诸于集体,是一种非常细致的事情,要很有分寸,讲究方法,要有很高的技巧。集体对于个人施加的影响应当是使学生认识自

7、己,对自己负责。”我正是巧利用讲桌将事件简单化,人性化,起到了借他山之石的作用。3、效果分析:3偷窃事情发生后,当我发现犯错人时我庆幸自己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教训他,没有带着有色眼镜处理这件事。是啊,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作为一名老师,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应该指出他的错误,让其改正,也许批评是免不了的,但如何让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评,认识错误?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也许劈头概脑的批评,严厉的指责也能使孩子认识错误,殊不知这是以践踏孩子的自尊为代价的。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刻骨铭心,才能起到应有的教化作用。这次事件正

8、是我冷静、巧妙的处理,让张某以正常的心态及时改正了错误,为她今后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4、存在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