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ID:47838787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_第1页
【】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_第2页
【】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_第3页
【】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作者:小小小摘要: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失业问题严峻,凸显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缺位问题。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基尼系数表明,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整体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但泰尔指数反映出农村间公共就业服务发展极不平衡,月•冇扩大趋势。政府应以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特别建议设立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劳动力输入和输岀的双赢。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转移支付近几年,基木公共服务均等化议题备受学术界追捧,某些领域的均等化问题也随之受到社会关注,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体育等

2、,然而,对于一直接关乎国民就业、百姓生计、社会秩序和正义的公共就业服务(PES)却甚少谈及。PES是市场经济国家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它能够减少市场信息障碍,促进劳动力市场的高效、有序运行,同时又涉及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歧视以保障国民基本就业权力。2007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的《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构建了我国PES体系框架,规定了PES的组织、对彖、内容、管理职能以及同相关组织机构的关系等,但体系的具体建设,比如,资源特别是财力的配置、推进道路选择、评价标准等,述有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界摸索和探讨。本文将探讨以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为资源配置导向,來逐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3、。一、基木公共就业服务缺位的实证分析(-)PES供给与需求相脱节PES是大多数国家重要的社会保障组成部分,是劳动力市场的润滑剂和稳定器。然而,我国的PES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构建劳动力信息市场是PES最基木功能,也是能够最有效率地促进就业的PES手段。从满足我国现实需耍、经济条件和政府提供能力岀发,应该把三者作为基木PES内容,并强调对就业弱势群体的关注,然而,基木PES现实情况堪忧。失业人员寻找工作方式中,介绍机构占13.6%,委托亲友找工作占53.1%,参加招聘会占9.8%,应答或刊登广告占1.9%,为自己经营准备占6.9%,其它占14.7%o200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4、障部所屈就业介绍机构24806个,机构从业人员&1万人,登记求职人数3494万人,如果将委托亲友找工作人员作为潜在的就业服务对彖,剔除其它类型介绍机构分流人数后,公共就业介绍机构还有1.37亿潜在服务对象,按现在PES机构情况远不能满足需求。公共培训屮心培训303万下岗和失业人员,只占失业人员的36%。现在PES机构大多实现了计算机化,但网络化水平不高,而根据Behncke(2007)等人研究表明,网络能够提高就业介绍、咨询的效率和就业机会,这也是欧美国家降低社保支出,又能有效运行的一大原因。(-)PES“空间”不平衡PES缺位不仅表现在落后现实需要,还表现在地区差异上。基本PESB经是保障劳

5、动者最低就业权益的界限,因此,均等化的基本PES应该充分休现公平原则,保障每一个PES需求者能够充分满足其基本PES需求。公平原则在影响基本PES捉供上表现在两个方而:一方而是基本PES同财政捉供能力无关其至是负相关;另一方而是基本PES同彩响劳动者基本PES需求的因素正相关。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财政能力指标可以用GDP、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表示,影响劳动者基木PES需求可以用劳动力、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乡就业人数表示。用PES职工数和PES结果作为基木PES供给,使用Eviews软件分别做它们同需求和财政提供能力影响因索的线性回归方程,用自变量P值对口变量进行筛选,最后结

6、果表明PES职工数同劳动力强止相关,同地方财政收入显着正相关;PES结果同劳动力和地方财政收入强正相关。从回归结果看,述无法准确判断地区差异情况,因此后面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反映地区差异。由于年鉴PES职工数不区分城乡,因此,这里借用反映收入井距的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來衡量地区间PES职工数和PES结果差界。受数据限制只计算了2001-2007年份的基尼系数和2005-2007年份的泰尔指数。结果显示,PES职工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存在差异,2006年基尼系数最低0.1665,2002年最高0.2391o如果按照收入基尼系数标准判断,系数接近0.2,PES职工数屈于绝对均等,但该判断

7、不适用于基本PES均等化。因为基本PES已经是底线,更何况目前PES捉供水平述远无法满足基本PES需求。PES泰尔指数也表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存在差异,乡村内差异是造成各地区PES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大时其贡献率达到79.57%,而城乡间差距因素也不容忽视。总体上看基木PES各地客观上存在差异,但有缩小的趋势。二、基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基木手段:转移支付(-)政府支出安排科学界定各级政府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