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

ID:47855091

大小:47.0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9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_第1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_第2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_第3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_第4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简答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稷下学宫:春秋战国时齐国政府创办的中国古代最早的议学议政活动中心,始创于齐桓公时期。因位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地区,故名。苏湖教法:北宋教育家胡瑗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任教时创造的教学法。在“明体达用”的指导思想下实行“分斋教育”——在学校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经义斋重基本理论,以学习六经为主,选“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入之;治事斋重研究实际措施,设治民、讲武、堰水(水利)、算历等科,培养经世致用人才。京师同文馆:亦称“同文馆”。清末洋务派专门为培养外交翻译人才而创设的外国语学院。近代

2、中国第一所外国语学校。苏格拉底方法:亦称“苏格拉底的辩驳术”。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诘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以“自知其无知”为出发点,对知识的爱、彼此间的谈话为手段,形成概念、求得真知为目的。史密斯—休斯法案: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每年拨专款资助各州开展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推动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制度化,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哈多报告》:以W·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受英国工党政府任命对英国初等教育进行调查,在1926—1933年间提出了3次关于发展中等教育的建议的《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

3、书》,史称“哈多报告。(哈多报告认为,11岁在儿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一个关键,11岁以后的教育应视儿童的不同能力与需要有所分化,故而应设置学科不同的中等教育学校,对后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教育改革有重大影响。)鸿都门学:东汉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在洛阳鸿都门建立的我国最早的文学艺术学院。专门招收没有名望的,为士族看不起的平民子弟,毕业以后提拔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以便与士族对抗。教学的内容则摈弃经学,专门学习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学记》:《礼记》篇名。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的总结。书中以生动的比喻,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与任务,教

4、育和教学制度,原则与方法,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中国废除科举制度后第一个正式颁行的系统学制,清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施行至辛亥革命止。参照日本学制制订,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整个普通教育学制体系分三段六级(分小学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及大学六至七年);还涉及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费里法案》:法国教育部长J.费里于19世纪80年代初期主持制定的两项教育法令。规定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等教育免费;重申教师任职须获资格证;废除宗教课

5、。它制定了法国国民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的三大原则。为近百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泛爱学校:受洛克和卢梭启蒙教育观的影响,18世纪后期由德国泛爱主义运动领导人巴泽多首创的以“适应自然、遵循儿童天性”为教学方式、从直观经验中学习为教学原则的学校。《福斯特法案》: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是:(1)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2)全国划分学区,由经过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3)各学区有权实施5—12岁儿童的强迫教育。(4)各派教会兴办的学校可作为国家教育的组成部分。(5

6、)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宣告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形成英国教育史上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并存的初等教育制度,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二、简答题(5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起伪”。人性本恶,任何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本性固有的,而是“积伪”的结果,其过程就是由“性”向“伪”转化,“长迁而不反其初谓之化”。最终达到与恶的本性彻底决裂,永远不再走回头路。荀子所说的教育的作用在于用后天人的作用“伪”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2.简述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

7、主要内容和特点?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  ①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②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③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④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⑤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

8、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3.简述英国《巴特勒教育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