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高考特点与对策

语文新课程高考特点与对策

ID:47912413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0-24

语文新课程高考特点与对策_第1页
语文新课程高考特点与对策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新课程高考特点与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夂新礁程鬲考持丘鸟对策漳州八中09届高三语文备课组社会的发展促使教冇的改革,而教冇的改革屮,课程改革是其核心。新课程的改革也必然带來高考的改革。近儿年來,全国各省市新课程与高考的改革逐步展开,语文新课程与高考的改革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语文由原來的基础性、工具性全面转向能力型、素养型。教育改革儿十年來,语文市强调它的基础地位到注重能力再到全面检查学牛的语文索养,这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教育捉出的新要求。现在新课程高考在考查有了一定的变化,原来考查的五个能力等级(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表达应用、E鉴赏评

2、价),现在已发展到六个能力等级(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E表达应用、F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探究能力的考查是首次出现在高考要求里,而能力型、索养型还体现在“古诗文阅读”所包括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以及文学名著、文化经典(孔孟庄)的阅读上。二、关于探究能力的检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探究能力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

3、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等级。这种题目的设置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在命题角度上侧重探究文本的重点难点,有的则侧重在探究文木意蕴(如2007年广东卷的第21题,2008年的笫21题),冇的侧重在探究文本的时代精神(如山东卷2007年的第22题,2008年的22题)。答题的非唯一性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小说《林冲见差拨》的阅读探究题: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

4、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此题考牛对从配军身份、反映隐忍顺从的性格和心理方面去论述,也叮以从教头身份、反映了沉着冷静和心理方而去论述,还有其他种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三、选修课程在高考中的检测体现为选考题。新课程设有必修1-5五个模块和选修若干模块,新课程高考屮“阅读与鉴赏”的检测定为“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三大类文体,要么以“文学类文本”为必考题,要么

5、以“论述类文本”为必考题,“实用类文本”一般设为选考题。“阅读与鉴赏”必考和选考题的设置将原来阅读题20分左右的分值人人提高,也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文学类文章的写作列入考查范围。根据新课程高考的特点,高中语文教学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在全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把高屮三年作为一个整体战来打,全面安排,全面落实。新课程在全面培养学生索•养、发展学住个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整体安排,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零敲碎打,不管在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在能力的培养,更不用

6、说是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将会收效甚微。二、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新课程高考不但没有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而是有所加强,所以应把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三、注重文化,加强古诗文教学与复习训练。新课程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查已放在首要位置,其总分值达30多分。文言文阅读除了一般文章的阅读外,尤重古文化经典的翻译与鉴赏;诗歌鉴赏包活古诗词曲各种文体;加上名篇名句的默写。这都与选修课的设査是相一致的。古诗文的考查更重能力,所以平时的教学应授Z以鱼,更应授Z以渔,

7、复习时要训练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让学生具备应考的基本能力。四、加大训练力度,捉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曾指出,教育的过程是个训练的过程。语文教学更应把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语言运用的能力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才能形成。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可按知识点和能力点分块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果能以训练为主线,把训练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无论在培养学牛的素养或者是提高考试成绩等方面,都将会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五、打好新课程信息战。新课程新形势,信息战决胜负。新课程高考复习备考,要做到内容明晰,定位清楚,能在最新信息的指导下

8、不断充实调整训练的重点与难点。掌握新信息是成功的关键。总之,要在新课程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教学与复习中扌II纲重基础,抓训练养能力,提高素养促成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